沒有自然的光線,房間不足以稱之為房間——路易斯·康
縱觀張奇峰的住宅設計,自然的光線、流通的空氣、綠色的植物和生活的質感是貫穿始終的思考要素。在這套長島花園的別墅設計中,設計師希望通過鏈接自然生態,來打破居所的邊界和壁壘,將江岸生態的豐沛,充實到到空間的起承轉合中,提升生活的溫度,浸潤居者的心嶼。
△負一層下沉庭院|向內的花園
設計師對于建筑的分析,首先聚焦在地下室自然采光的不足,所以設計的入題便是如何讓光進來。他在地下室的南側開辟了一個下沉式花園陽光房,在地下室中部電梯井部分鏤空了一個空間,讓自然光彌漫整個中庭,輔以墻面推拉小窗,將光影自然納入,捕捉每一次伸展的姿態。
△負一層多功能區|引景入室,靜享安逸舒適的自然生活
花園陽光房作為地下室休閑空間的一部分,不求繁花錦簇,而在乎一草一木的巧思,在乎自然光線與空間視覺縱深的協調。院中綠植有序排列,營造出一種自然環抱的安全感與舒適感,當人身處其中,會自然地感受到陽光、綠植帶來的溫暖與舒適。
地下室的休閑區承載了休閑、待客的多重功能。一面玻璃移門,讓室內與庭院風景得以自然交流;一張多功能的長桌搭配真火壁爐和水吧臺,將生活的點綴與實用的功能二合為一。休閑廳一側擺放著鋼琴,給家庭帶來音樂的氛圍。面朝樓梯的是一整面的收納柜,為地下室提供了充沛的收納空間,而簡潔的線條與時尚的配色也讓整個過渡空間顯得更加流暢。
△自由流動的自然詩意
為解決樓梯跟電梯之間略顯封閉的問題,設計師在電梯整體上用鏡面不銹鋼進行了裝飾。利用不銹鋼的特殊鏡面材質將空間反射,巧妙地將擁擠的線條虛化,賦予電梯與樓梯之間輕盈的漂浮感,使其呈現出光感通透與澄澈的家居質感。
△光于建筑,美得如此扣人心弦
生活場所的設計圍繞著空間與人的自由呼吸展開。循著地下室樓梯來至一層,庭院隔絕掉外界喧囂,將自然美景圍合于眼前,營造出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的自然美感。
△一層會客廳|靜謐的自然氣息
會客廳通過富有質感的材料與時尚家具的搭配,詮釋著現代空間的自由與舒適,立面的處理采用簡潔線條縱向分割,一面壁爐氤氳出繾綣溫暖的意境。
頂部的橫梁以一道弧線包裹柔化空間的視覺體驗,整面的巨幅落地窗將窗外的美景化為一副完整的自然主義繪畫,灰色棉麻質沙發呈L形向外展開,四季的自然風光皆能在此悉數收藏。
△一層品茶區
△一層餐廳
二層主要承載了生活的居住功能,記錄著屋主的生活軌跡。書房直面電梯出口,這里是一個家庭的藝術源泉,綻放濃郁的書香氣息,既是家庭的氛圍主場,更是孩子的學習室。
△二層書房
為了滿足建筑對采光的要求,書房的設計遵循了半開放的原則,引光入室,框景成畫。掛畫作為點睛之筆,融合橘色柜體的強烈色彩,為空間賦予豐富的感染力。
△二層書房|滲透的自然
臥室的舒適感描繪在細節之處。主臥窗外延伸出一個大陽臺,面朝姚江水景,光影與樹影交匯,與自然渾然一體。白色紗簾覆蓋整面落地窗,斜暉穿梭,穿透玻窗映射在白墻之上,將靜謐空間無限放大。
△二層主臥|靜雅之室
為滿足女主人的儲物功能需要,設計師在側旁打造了一個收納柜體,并在主臥兩側都設置了衣帽間,從收納瑣碎到展示柜體,化實用功能為忠于生活的藝術。
當柔光涌進空間,演繹出逐光追影的浪漫情緒。次臥內日光與絲織的自然肌理交織融合,與藝術畫作一并組合成輕松愜意的空間狀態。
家是生活的鏡子,設計師消除空間的障礙,實現空間與人的和諧關系,讓場所變得更加舒適且更有吸引力,并藉由色彩、軟裝、家具、燈光、創意擺件,以及陽光、庭院綠意的靈動搭配,來制造空間的自然生命張力,帶給人眼、耳、鼻、觸感與心靈上的無聲共鳴。此時,遠水城景、四時光影與自然家居融合所呈現的美是沉浸且無聲的。
△負一層平面
△一層平面
△二層平面
項目名稱 | 長島花園別墅
坐落地點 | 中國 寧波
項目面積 | 600㎡
設計單位 | FEN+DESIGN 張奇峰室內設計事務所
設計總監 | 張奇峰
空間設計 | 沈璐、賴綺夢、王曉艷、沈栩霆
軟裝陳設 | 袁霞、梁燕華
項目攝影 | 金像視覺
項目視頻 | 劉鷹、姚學豐、子龍
部分品牌 | 勞芬衛浴、當代衛浴、M77木作、摩根全屋智能、極致燈飾、銳思瓷磚、富麗窗簾、帕諾地板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