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美學,今日天地 l 售樓中心
項目名稱:瀾湖郡
項目地點:中國寧波
建筑面積:404㎡
設計團隊:卡納設計·上海
設計范圍:硬裝+軟裝
空間攝影:Christian Chambenoit 常易?
項目以萬科公望系的文化內涵打造,處處顯宋韻美學風華。景觀是邀打造故宮、頤和園及蘇州園林的“香山幫”營建,疊石、蓮池、曲徑,將觀者緩緩引入一幅山水畫。
售樓處以隱貴私人會所的形態呈現,空間線條簡括剛勁,裝飾細節簡逸寫意,俱是宋代美學的點染。
水墨紋大理石、深色木飾面等,以黑白灰烘托內斂雅致的氣度;木格柵巧妙過度空間層次;太湖石以及山水畫,流動林泉之美,繁花幾叢,鑒畫、賞石、品茶,是富有余裕的生活方式。
空間的入口,獨有氣韻的接待前廳,取代了傳統的接待臺,專人相迎,更顯私密尊貴。畫中山水與雕塑山石,虛實相應,雍容持重。
家具沿用了宋代圈椅的樣式,簡約線條,保留高古遒勁的風骨。 飾品濃墨重彩,一派江南春色。而在卡納設計創始人張煒倫眼里,紅色與藍色,是中國傳統色彩的代表,上至宮廷,下至士紳,均有采用。 因此,在本案中紅藍的融入,隱喻傳統意象的尊貴感。
宋畫妙筆,在其不拘物象,直達忘形之道。卡納設計以此工法,巧妙規整了空間功能格局。所有的商業宣傳均隱藏于一側,體量較大的沙盤,卻反其道而行之,大大方方的置于中軸線的核心,背景以山水絲裝飾,配合高聳的斜屋頂,恰似位居廳堂中央、頗受主人喜愛的藝術品。
會所是依據別墅空間改建,結構立柱原本是不可避免的遮擋,特別是從沙盤區域望去,洽談區的立柱影響了視線的通透。設計師將立柱以木格柵巧妙包覆,與原長木桌融為一體,弱化了對平面布局的干擾,并輔以繁花盛放的端景,“花氣熏人欲破禪”,更顯文人情趣。
在洽談區,為了突出詩意畫境,設計師有意減少開窗面比例,光線集中于突顯畫卷,畫作則平整嵌入墻面,暗合平曠深遠的山水意境。
在室內游走,上下間,別有洞天。天花板的利落勾邊,承襲簡約美學,以質感如紙的面料,與墻面硬包的麻布順應,讓視線落在平行的高度,減少層高的壓迫感。
這種面料的細節,夾雜著草木、樹葉與茅草的痕跡,宋代民居,常用這樣的天然材質修葺屋頂,縱然華美,不改樸質、天然的本色。地面鋪裝,則仿照中式地磚的做法,將完整的大理石紋路打亂,自由拼接,分明是同樣的質地,卻呈現深淺不同的色彩。
當“宋”上升為一種美學符號,與其追其形,不如求其神韻。卡納設計借由本案,探索宋代美學在現代空間藝術運用的可能。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