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魯奇官 | 也街澳門火鍋裝修設計表現
【項目名稱】官也街澳門火鍋
【設計公司】古魯奇建筑咨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利旭恒,趙爽,周秋霞,張超
【設計總監】利旭恒
【客戶】官也街澳門火鍋
【項目位置】中國北京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商城北區7F
【項目面積】680平方米完
【完成時間】2018年1月
【攝影】魯魯西
初識官也街大概是十年以前,在我們北京工作室附近,依稀記得大概是一個不大的門面,材質已經記不清楚了。
當時豆撈火鍋盛行的年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澳門火鍋小店,并不惹眼。
餐廳味道很好但價格卻不貴,慢慢的我們就成為了餐廳的老主顧,幾年后從門口經過突然發現它吃掉了隔壁的門面,當然我們并不了解在這幾年里他們做了哪些努力。
直到一天店老板弗蘭克找到我們,并委托我們幫他設計一家新的分店,位于北京央視大樓正對面的CBD位置。
▼北京央視大樓下的澳門官也街
角色對換,從餐廳的老主顧成為餐廳的設計師,從那以后我們對官也街有了深層次的了解。
先天優勢是我們對餐廳的發展經歷和文化已有認識,餐廳名字的由來就源自澳門小小的一條街道“官也街”
這也是出身澳門的餐廳老板弗蘭克從小長大的一條街,用官也街來命名,訴說一個澳門人心中對故鄉的牽掛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孰悉而頑固,就像一只在高空中翱翔的風箏
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餐廳入口
也許我能夠想到十年前Frankie創業時候的艱辛,無論是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小店,還是今天名聲遠播的國貿餐廳,官也街都一直追求著食物本身的味道。
“澳門食者民之本也“吃本身一直都是人最重要的事情,現代人對于溫飽來說吃確實簡單,但是要想吃出品質并非易事。
官也街就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空運的鮮活海鮮和極品澳洲牛肉有機農場的新鮮蔬菜保證了食物的本身味道,再加上精心熬制8小時以上的湯底更讓食材錦上添花。
當你喝上第一口湯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不虛此行。
國貿官也街餐廳坐落在京城最繁華的CBD,有北京東三環做好的景觀帶,超高的玻璃幕墻讓CBD美景盡收眼底。
▼主要用餐空間
在設計之初我們就確定了以玻璃幕景觀區域為設計的切入點,利用原有的下沉空間把餐廳設計成一個微縮小劇場,以玻璃幕區域為最低點向內部空間依次抬高,并形成三個劇場式臺階
那么在不同高度上就餐的人們就能更好的欣賞到三環美景,其他的剩余空間較為私密正好作為包間使用同時也提高了零散空間的使用效率。
在材料使用方面主要運用了原木為主的自然材質,并利用最為原始的搭建手法制造出豐富的空間效果。
▼利用原有的下沉空間把餐廳設計成一個微縮小劇場
▼餐廳細節
▼以玻璃幕區域為最低點向內部空間依次抬高朝向戶外美景
▼利用最為原始的木材搭建手法制造出豐富的空間效果
▼餐廳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餐廳的外立面設計,原來的紅線是半弧形曲線,如果按照原來的形狀立面效果勢必被平面化,也不能與內部空間有機結合
所以我們以退為進把弧線轉化成折線,這樣一來就能讓原本平淡的立面變得多變且負有韻律感,同時利用時空轉化關系延長了外立面的長度無形中增加了餐廳的展示面。
當然,在施工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
比如:地面水磨石與銅板密度存在差異造成了地面發黑和平整度不夠還有原木的尺寸加工與現場尺寸不吻合造成安裝困難再有天花造型遮擋了消防噴淋等等諸多問題。
當然有時候現場出現的問題是難以預見的,但這也是設計的魅力所在,現場的突發事件更能讓我們增長臨時處理問題的能力,更能增長我們的設計熱情
對于我們每一個項目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每一個案例都是獨一無二的
學習與設計我們永遠在路上。
▼把外立面弧線轉化成折線讓原本平淡的立面變得多變且負有韻律感
關于VI我們也下了功夫,品牌識別圖像設計承襲傳統,創造經典為首,運用東方翠玉綠搭配經典古銅金做搭配,將享用鍋物時的相聚與圍繞作為形象展演。
字體圖像設計分為上下部,頂部展現掀起鍋蓋時熱氣延散的輕盈,筆畫收尾則有湯煲鍋物在味蕾上所留下的余韻,鮮濃深刻。
品牌形象設計的延伸則將煙霧之間的虛實,轉化為具現代感的透明漸變線條,透過彼此交錯,層層堆疊的畫面
除了演繹鍋物熱氣升騰的透氣感也提升作品畫面表現的層次。
▼品牌識別圖像設計
▼平面圖
▼立面圖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