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會設計 | 昊美術館作品賞析
項目名稱:昊美術館
類型: 私人美術館
地點: 上海 浦東新區 張江高科
設計: 2016.03 – 2017.04
建筑面積: 7,000 sqm
竣工: 2017.08
設計方: 景會設計
設計團隊: 汪瑩,祝林,覃桂梅,胡杰玲,程輝,安東光
設計院配合: 上海華東建設發展設計有限公司
業主方: 鄭好
幕墻顧問: 旭密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攝影師: Dirk Weiblen
項目說明:昊美術館毗鄰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園區的萬和昊美藝術酒店,空間位于酒店裙房的一至三層,其中展廳面積約4200平方米,美術館辦公及服務區域約2800平方米。美術館主入口位于昊美酒店建筑裙樓西側新建的一個建筑體,考慮到原酒店建筑玻璃幕墻外觀,入口門廳的設計在體量上力求“輕落地“的感受,形體簡潔,以一個直面轉折體塊呈現,角度同原建筑立面緊密契合,充分結合兩者關系。
▼美術館主入口
門廳外立面材料以超白U型半透玻璃與白色琺瑯鋼板相結合,白天半透的U型玻璃將室外的自然光柔和地帶入美術館的接待前廳,而晚上室內的燈光又使這個玻璃體在夜間發光,材料及環境的虛實交融關系更是如同美術館對藝術審美和文化傳播的融合。從外形到內涵,設計語言簡約,進入門廳后的室內空間亦如此,室內立面延用了室外的白色琺瑯鋼板、地面為硬化水泥,燈光的設計利落干凈,甚至對燈具開孔尺寸有著極致的要求,透露出設計者對空間簡約低調的設計態度,充分保持著藝術展示空間的純凈性。
▼入口門廳以一個直面轉折體塊呈現,角度同原建筑立面緊密契合
穿過門廳長廊, 在經過了一個8米高的挑高空間和一個如同嵌套的“盒體“通道后,空間延伸至展廳。“盒體”的內壁一周均為白色鋼板材質,線條簡練直挺,給人以視覺與感知的聯想,展廳空間為了盡可能的爭取空間高度,頂面為開放式框架結構,所有頂部管道及照明支架等視覺可見部分均與墻面一致為白色,在視覺上產生空間的延伸。
▼長廊內部
▼接待前廳
展廳空間開敞方正,一層展廳地面為硬化水泥,二層與三層展廳地面為木地板,整個美術館室內材料以白色為主基調,而各種不同材料的白色看似相同卻略顯現各自不同的特性與質感, 略微的不同豐富了層次但仍然低調不張揚,讓觀展人在純粹的空間中更準確、更自由地感知藝術作品。美術館的三層為昊設計中心,昊圖書館,展廳區域及美術館辦公區。 美術館的觀展人通過HOW藝術商店出口到達另一個白色“盒體”空間來結束整個觀展的路徑/過程,這個“盒體“與一層起點處的“盒體”遙相呼應。
▼開敞方正的展廳空間
▼室內材料以白色為主基調
▼純粹的空間使觀展者能夠自由地感知藝術作品
▼展廳內部
昊美術館在設計中最大限度的避免形式感,但并不代表設計的粗糙和對細部處理的忽略。如門廳內外立面的琺瑯鋼板的尺寸和拼接縫看似隨意,卻是經過精心設計和計算定位而成。現已開館的昊美術館也是上海唯一夜間開放的美術館,將與萬和昊美藝術酒店、昊設計中心、昊雕塑公園等藝術欣賞與文化體驗活動融合為全新的藝術綜合體和浦東新地標。
▼三層展示空間
▼樓梯間
▼平面圖
▼剖面圖
更多實景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