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里城·謝家大院?
設計:北京集美組
設計師:梁建國、蔡文齊
完成時間:2017年10月
重慶,渝中,下半城,太華樓二巷,謝家老院子。
這是一座保存完整、文化遺存豐富的老院子,每一個角落都有呈現著古樸渾厚的姿態,每一個姿態都出自藝術匠心的設計,每一處設計都使得時間與空間安詳對視,每一次對視都流露著從容不迫的表情,每一個表情都彌漫出深深淺淺的情愫。
謝家老院子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棟典型的中國南方傳統民居。在著名設計師梁建國的操刀之下,這個滿目瘡痍的老建筑修葺一新。如今,它以文化會所的形式存在,成為一處可持續使用的活化空間。
門廳院落,足跡散落在小路上,左右兩側,青青竹林,成了自然生長的翠嶂。此時,有兩個世界,一個在小竹門內,一個在小竹門外。
通過清幽的竹林澗,便是正堂,中庭空高近10米,燭臨萬物的姿態,讓人不得不心生仰望;被歲月打磨過的石雕,原本模糊的輪廓清晰了起來,飄在空中的靈魂又沉了下去,重新有了生氣。
木雕的手藝出自皖南徽州一系,為了不破壞原有建筑結構,工匠們將柱、梁、坊、斗拱、雀替、檁、椽等殘破的木作構件進行了保護性修繕,順應木頭本身的特點,手工清洗刮除,維持了原木斑駁的肌理,化濁為美。
正堂里,“聚神映性”的水景,流淌著精神和智慧熔化的漿;兩處天井在正堂,斑駁陽光從檀木雕鏤中穿過,灑遍每一個被年代塵封的角落,生活不再隨著旁人的節奏而變化,而是隨著季節、光線、天氣的不同而不同。
后堂,重慶“十七古城門”藝術品佇立其中,是屬于這座城市的文化痕跡,封存永久的文化內涵由此奔瀉出來,成為雋永。
歷史是什么?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也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正因如此,老院子才有了令人著迷的情感因子,既充滿了歷史遺留,又承載著現在,仿佛讓人們看到了古與今相似又不似的每一天。
書屋位于二層,分別以“茶花”、“峙”、“沁心”為名,將人投入到烹酒煮茶、琴棋書畫的氛圍之中,讓心緒隨著文字沉淀,與其說是一種空間設計,不如說是一種喚醒靈魂的手段——什么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日月悠長,往事像是一顆山茶花的種子,拔節生長,開出花來,便是“茶花”書屋。仿佛在暗示一種情韻:若有詩意藏于心,歲月從不敗年華。
以“峙”為名的書屋,將一座“巴山蜀水”為主題的藝術品安放其中。所謂“峙”,有兩層含義,其中有“山”和“寺”的關系,有樓閣,有山巒,有溪流,濃濃“禪”意。其次是 “對峙”,人與自然彼此對視,持著清凈無雜念的心,在對視中領悟。
而“沁心”書屋,則講述了中國意境創造中“虛實相生”的智慧。實處落筆,是沁在墻里的境;虛處傳神,是沁人心脾的情。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