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則設計 | 恢弘皇室新中式 · 售樓處設計
這個項目選址在三亞,這是一個旅游城市、濱海城市。也會很容易聯想到藍天、白云、沙灘,一個度假天堂。但這個項目并不是在海邊,而是在一個看不到海的山林里,這是它的特點。第二客戶希望打造一種像故宮一樣的中式皇家感覺,因此我們在建筑上以故宮作為提煉。另外我們也融入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某一些元素符號,重新進行整合。但同時這個定位是度假類型產品,需要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區別于三亞很多度假產品的東南亞風格,這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恢弘大氣的建筑外觀
梁智德:“我把原來很強烈的符號性的中式設計,比如一些花格、柱頭、斗拱的做法,在建筑里面保留,但在室內會提煉出皇室空間的尺度、體量、氣勢,這是一種精神的抽象體現。例如我們對于軸線的處理,結合本身空間的變化,從一些很低矮的空間,突然到達很高的中空空間,這是先抑后揚、再抑再揚的序列變化。那么當人進去這個空間時,會覺得很有氣勢,而不是一種強烈的壓迫感。因為可以聯想到一般平民進去皇宮的感覺,這是一種對立關系。但對于這個度假項目,我們需要體現的是一種自然、親和的感覺,不應該將傳統繁瑣的東西堆砌在空間里面。”
梁智德:”首先我們在整個項目宣傳的時候,就會比較突顯,我們是山腳下的“故宮”。其次在室內把這些自然化的東西,轉換成室內設計元素,比如平面化的裝飾上,會體現些出抽象的山形。我們只需要用這種簡單做法,就讓人感覺是撲面而來的自然感覺,很容易聯想到周圍的環境。另外如何緩解壓迫感,在建筑上面我們也會建議多做一些通透玻璃處理,包括在一個很高的沙盤區,大概十幾米高的人字坡的坡頂,都會做成天窗。而三亞這里的陽光非常猛烈,如果光照度太明亮會過于刺眼,我們又運用了傳統的中式通花元素,通過現代手法的重新排列,將太過于強烈的光線面分解成碎片狀的光斑點、光影。這樣人進去的時候會感覺到在室內也能夠體驗出燈光效果,有一些自然氣息在里面,容易產生共鳴。”
梁智德:“在這個項目上,我想傳達的是自然進化的狀態,把一個新事物與舊事物結合,我認為如果沒有和周邊的環境有一個很好的融合,這個東西可能就會很突兀,也是對這個環境的不尊重。通過南沙游艇會和環境的結合,我會以現代人的審美去重新演繹,材質是舊的,但用不同方式排列出來,你會覺得這件東西是新的,但又貌似有一些沉淀,有值得回味的地方,是一種以新做舊的方式。我很喜歡一句詩“潤物細無聲”,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能旁人不會察覺你做了什么,但是這個事物慢慢會有一個自然的轉變過程,我覺得這對于設計師來說,這也算是一種考驗。”
梁智德:“我認為“新中式”這個詞是說給現代人聽的,這是屬于中國人自己獨有的東西,至于“新”就是指時代不一樣所產生的新的生活習慣。習慣的轉變,慢慢導致我們的習俗、人文的東西也隨之改變,以至于我們的審美追求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我們以一種新思維、新視角去結合過去自身的文化,但我們不可能完全擺脫原來的文化根基,結合新事物做出一些不同的突破,多數人的思維應該是這樣。作為我自己來講,我會更多關注自身的傳統習慣和習俗,例如我喜歡收藏一些舊東西,我慢慢了解到過去的生活,明白以前古人的智慧,通過物件可以察覺到,他們在制作這些物品時的思考過程,一點不會迂腐,很實在。因為社會越進步的時候,有很多東西已經遺失了,不會像以前吃完飯會與好友喝喝茶,聊聊天,畫一下畫,我覺得他們的生活很充實。社會的發展就是一種需要一個改變,我會思考這是不是一件好事情?我成立本則設計的時候就是想通過實踐告訴大家,其實我們的過去有很多東西值得去回味。我們做出來的作品不是走量,而是走心,也希望別人可以體會得到我們的這份用心。”
梁智德:“除了文旅地產還有現在以生態環境資源打造的特色小鎮。因為以前很多時候開發項目,都是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或者新開發區域,在建設的時候推平重建,對周邊環境沒有好好保護利用。我覺得過往這種過度開發是枉顧已有的環境,盲目搞建設,開發商思維是讓它可以更高效,在有限土地里面做一些高密度的建筑物,回報自然就更多。中國有一句古話也是很經典,有舍才會有得。一塊地如果你可以很好保留它自己的資源,雖然不一定是原來高密度的開發,但是可以通過單位平方溢價。憑什么有單位溢價?因為你擁有一個很好的自然環境資源,和一般社區項目來講,這就是很明顯的差異化。我們希望通過一種生長的方式,用自然的手法使這個項目與自然結合,而不是破壞。第二就是關于新舊結合的問題,其實我們可以通過新舊改造的方式,因為古村本身就有一定的當地歷史背景,有很多記憶點在里面,保留好古村作為旅游景點打造,比如引入小商鋪、民宿等,對開發商和政府來講,既能作為售賣賣點,也能帶動當地旅游經濟,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本則設計其他作品欣賞
長白山中弘池南區項目售樓中心
更多實景推薦:
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