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Architects——鳳凰谷山頂藝術館
【建筑師】dEEP Architects
【地址】 灤平,承德,中國
【主創建筑師】 李道德
【設計團隊】 吳一迎、周源、蒯鼎、張新源、周璟、劉文墨等
【甲級設計院】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室內設計】 dEEP Architects
【建筑面積】 2600.0 平方米
【項目年份】 2018
【攝影師】 曹百強 / ZERO
鳳凰谷山頂藝術館位于北京和承德交界處的燕山山脈之上,遠眺金山嶺長城。建筑占地面積1500㎡,建筑室內面積2600㎡。除作為美術館展示藝術作品及相關文化活動之外,也承擔鳳凰谷整體開發項目的接待與展示功能。
鳳凰谷山頂藝術館在形態上寄托了我們對中國古典精神的思考和延展。我們注重“勢”這一概念。勢是古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感性而抽象的理解方式,涵蓋了事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演進。用建筑的形態去繼承和演繹“勢”,依山就勢,順勢而為,如此產生出一個與群山相得益彰的形體,反映了周遭連綿的山勢和自然形態,與之融為一體。
由微微抬起的入口進入藝術館,首層為開放的展覽區域,視線通透,南北均可觀遠山美景、近處的松柏,自然始終相隨。隨著屋頂下沉的曲線,你會不由得關注到位于底層的高挑空間。沿一條環狀大階梯拾級而下連接著兩層主要的藝術展臺,三層通高的空間組成了大尺度藝術品展覽需要的大廳。
底層的東側,已深入山體,則是不需要采光的多媒體互動空間及影音廳。在底層的北側區域,可觀近出松林和遠山,便是藝術館的咖啡廳,并有室外的平臺可供觀景。除了電梯,此處還有個貫穿整個建筑的旋轉樓梯,可直接到達頂層。頂層作為VIP客人的接待空間,包括茶室,休息,餐廳等區域,根據功能需求,空間尺度變化豐富。
南側面向長城的區域是宴會區,有更高尺度的空間及通透的玻璃幕,開放的料理臺也為與客人的互動提供可能。
西側有一個混凝土的方盒子,作為連接室內外的入口,可通過屋頂棧道直接到達山頂,或翻越屋頂,到達建筑東側的室外平臺,將整個頂層的空間室內外聯通起來。
屋頂形態的設計不僅僅是基于美學上的考慮,同樣也是經過了一系列的雨水分析模擬與風洞試驗,并在力學數字模型和實體模型上推敲優化的結果。數字技術同樣被應用于施工的每一個階段:例如建筑主體17根復雜的曲線鋼梁得以精確加工和組裝,保持屋面形態;大量異形建筑組件的精確加工和安裝也成為可能。在現代化的鋼材和玻璃之外,更多富有傳統氣息材料的應用,如竹材、木材,以及傳統燒制的陶瓦,將建筑的整體氛圍與中國古典精神聯系起來。
與山水相連,與自然相融合,延續范山模水的中國古典精神,并以現代的建造技術使之成為現實,為現代人生活所用。山頂藝術館的設計與建造,是我們在尋找數字建筑在中國本土語境下的呈現方式的又一次富有意義的探索。
更多實景推薦: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設計想法很大膽,很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