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億城燕西書院
項目面積:600平米
設計時間:2018年5月
完工時間:2018年8月空間
整體設計:上海天鼓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軟裝設計陳設:上海天鼓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主案設計:黃婷婷 楊俊
設計團隊:張寬 潘麗輝 章淼欣 方莎
攝影:林德建
《禮記·大學》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建筑外景
北京億城燕西華府又一地塊筑成全新之作,融合國學風骨,得名燕西書院。意在燕西華府的收官之作營造讀書氛圍的社區(qū)環(huán)境,讓勤學氛圍成為家庭氛圍,讓好讀善思之風成為社區(qū)文化之風。
從規(guī)劃開始,參照經典《大學》之三綱八目營造燕西書院三區(qū)八景,以儒家思想為核,安頓文脈訴求。
書院露天講堂中心樹立雕塑家吳梁焰先生“天天向上”的雕塑作品,具有十足趣味與歡樂,代表著鮮活向上的力量,同時勾起幾代人共同回憶,傳達出對中國的歷史發(fā)展、社會現象以及人生價值成熟的觀察與思考。
接待中心
推開書院接待中心大門,天印地硯的氣勢迎面而來,墨色勾勒,素色點染,一股墨韻書香的氣息縈繞左右。窗外滿眼的翠色,在一個溫潤的雨后,似有絲絲清涼與靜謐。
以王羲之的《蘭亭序》書法片段作為鏤刻端景,虛透竹影,引雀停留,意境悠長。
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風,南面長松一株,可掛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縟苔,周于砌下。
不大一方天地,容山水,承書韻,啟思辨,助前程,愿以敏銳的思維與踏實的匠心,顯現中國人骨子里的詩書生活。
體驗區(qū)
拾階而下,進入書院體驗區(qū),這是大人帶著孩子一起感受合院生活的小天地。
整個設計帶給觀者的是現代、科技、智慧的未來之感。設置小小的演講臺給小學霸一個展現自己智慧成長的舞臺。
空間施以干凈純粹的環(huán)境底色,時而跳躍出一抹鮮色以加強空間張力。延墻一排高聳入頂的書架給人一種嚴謹而不失趣味的學院感。
卡座式長臺是孩子讀書游戲桌,也是大人們的聚會桌,金秋燒烤季進行院外燒烤,增添室內外互動的無窮趣味。
90合院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望天邊云卷云舒。
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生活的場域越來越廣,世間萬象裹挾著自己的生命,在不同的場域中興奮的進入,失望的退出,人們落入生活的瑣碎和無聊的場域中,心變得無法安定,變得蕪雜,很難感受到一份純粹的安靜和沉醉。
我們在設計中以空間為脈,仰自然之息,意讓時間在一靜一動的生命中刻下難忘的印記。
室內與院落的互動,使居住者充分享受到自然之氣。古風與當代設計相結合,濃墨淡彩,形成古與今的對話感。
陽光午后,靜靜讀一本書,品一杯茶,體味一段與己獨處的時光。
沉醉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只有沉醉才能體悟不同的人生境界。
我們試圖通過安靜有序的空間設計,使居者沉醉于此,更安于起居、休閑、思考、放松。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詩酒琴茶,原有本意,靜心可悟風雅。
老人房
兒童房
主人房
主人書房
主人、老人、孩子,三代人各自的私屬空間,設計采用半圍合與高低錯落的屏風式手繪背景,加強空間層次,表達不同的心屬故事,展現出祥和、恬美和靜思的意念。
樓 梯
地下空間通過簡約純粹的設計賦予空間藝術與靈動
玻璃隔墻后是主人興趣展示空間,閑暇時有一份自得其樂的愛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沉醉于匠心獨運是一種幸福。
更多實景推薦:
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