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大金(中國)華中總部辦公空間。
室內設計:界非界空間設計
結構設計: 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
施工公司:上海久寧建筑裝潢工程有限
公司客戶:大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設計時間:09/2017- 03/2018
建造時間:11/2017 - 08/2018
項目地點:中國,武漢。
項目面積:3100平方米。
方案主創:劉津 / 胡慧中空間
改造設計:俞一卿 / 周靜
結構設計:馬良浮 / 孫書
生鋼構設計:閔佩軍 / 關威
?工程總監:錢鍔鋒
機電設計:黃棟 / 包青華設計團隊:劉津、胡慧中、俞一卿、周靜、鄭雷敏、馬雨婷、陶梓敏。
主要材料:垂直綠化,鋼板,金磨石,木飾面,藝術漸變玻璃,天然大理石,地毯,定制軟包,定制打孔鋁板攝影:金選民
撰文:劉津
溫度
兩百多年前,絕大多數生活在赤道氣候的人們,也許一輩子也從未體驗過什么叫寒冷,冰塊被視為罕見的奢侈品。在之后的一個世紀里,制冷革命改變了世界,甚至,將幾百萬的新生嬰兒帶入這個世界。
▲ 大金辦公室三層平面
▲大金辦公室四層平面
在一個多世紀里制冷技術不斷創新,世界各地人居環境悄然發生著變化,現在,我們可以在炎熱的地區享受到冰飲,也能在悶熱的環境里獲得一片清涼。制冷技術的革命已經變成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響著人類繼續向未來探索。掌控溫度,變得不再是天方夜譚。
環境在變化,人們在不斷繁衍,密集的生活在擁擠的環境里。在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聊天一起聚餐,在不同的建筑之間穿梭。我們長時間停留在封閉的環境里追求著閃亮遙遠的夢想,但持續的追逐偶爾想讓我們從這種表現主義的喧鬧中抽身而退。在混亂的視覺沖擊下,尋求自然的寧靜與空間的本質是存在此間的人所希冀的。
以設計師的角色介入這個項目時,為了實現客戶對空間層次上的設計訴求而重構項目的空間關系,并重新聯系了建筑、結構、機電等合作方團隊。一年的時間里,對整體的空間、廣度、深度、成本,各種細節的把控都有了更加深刻的心得和收獲。當然,這少不了客戶們的信任與支持。過程充滿了新奇與挑戰,現作文分享與大家。
單體現代建筑室內到處裝點著無數的飾品、材料與色彩,反映了各種各樣人們對生活的欲望與渴求。創作者堅信,空間是自然與自我之間溫文爾雅的對話。
我接觸過很多的辦公空間,看過很多的好風景。這個空間的可塑性、豐富多樣性,再加上獨特的感情因素,在我看來,其很是具有稀缺性。
辦公空間本質是一個滿足多元社會群體在一個封閉空間相處的載體,設計師最初是希望通過延伸各個單元,利用流動的動線給空間賦予生命力,該建筑本身處在大都市的時代背景中,整體實力彰顯的非常雄厚,非常需要在內部增加對話溝通的能量,從而引導出企業對于空氣科技領域的獨特使命。于是有了橙餐吧、金會議室、藍樓梯、紅健身場、黃咖吧……強烈的顏色,將新的場地體驗做到極致鮮活。與凝重的樓宇之間形成對抗,釋放生命力。
辦公室的布局多為回形分散布置,對于設計團隊最大的挑戰,是既要保持企業文化傳承,又要增加創新要素。于是解構和重構,變成了平行空間上增加垂直維度的把控,對于一個超高層建筑的結構底層進行改造;變得空前困難又充滿挑戰色彩。
平面兩層的物理空間,被切割成六個維度的空間組織。利用或直接或隱秘,純凈或跳躍的樓梯與臺階,將不同的空間進行串聯。把辦公空間改造成一臺復雜而有趣的有機體。走進辦公接待區最先觸碰到的是企業核心價值。于是接待門廳的背景很不同,利用垂直的大板紙繩為主體;服務臺則是純凈的,主背景墻的玄機暗示著這家跨國企業的來歷。接續的是一個下沉的庭院……由外入內仿佛又由內及外。在這里沒有過度的裝飾,故意為之的留白、追求自然的造景、樸實的幾個木階。在兩個層面上浮現出一種認知的緩沖,從初見到會晤之間,構建一處讀心的好去處。
狹長的通道里有一間橘黃色的餐吧南北貫穿著整個辦公室空間。橘黃色調與玫紅的搭配。給理性帶來一絲浪漫,給灰色都市里汲汲營生的人們創造一個溫暖的用餐空間
一個僅僅滿足單人通過的樓梯卻變幻成了紅色的健身場地。工作疲乏的人們可以在這里釋放多余的工作壓力,血脈噴張的運動熱情又給生活帶來了滿滿的希望與愉悅。體驗一次熱瑜伽后,此時的餐吧瞬間變身咖吧,為駐足帶來層次的體驗
共生態空間像一塊未經打磨的原石,層層的細致解構,我們尋到建筑的本心。十六種形式的樓梯構成的連接,留出的多樣性維度的變幻把環形連接,用扭力拉伸成螺旋向上的立體形態。給各個機構、環境、組織之間彼此關聯互通,一縷陽光、一棵樹、一段浮橋,構成了自然法則里最原始形態。
辦公空間里貫通了生長態空間的基因。極致探索線條的無窮變化,創造色彩與質感的無限可能,縱橫交織的魅力,由此延伸到每一處,潤物無聲,單純的踏步,轉身觸碰到的蕨類。這些簡單的事物加上新鮮自然的空氣融合共生出嶄新的企業未來。
初心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當企業為人文定義時,來自大板的20萬米的紙繩最終入圍時,該提議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因武漢市的企業文化有人提議為“科技公司”、參與落地過程的總部提議稱之為“企業的傳承”。最終新的提議被叫作“和紙”、產自日本本土的和紙,以前只有貴族才能使用,紙質較硬,表面故意處理得比較粗糙,貴族可以在上面薰上香氣。而負責項目的首席設計師堅持“我們是在探尋影響企業延伸的精髓與本質。” 最終要做的,應該與企業的基因串聯。辨明,新的空間色者純正、清明自然,簡約明凈,舍棄奢侈堆砌。不受外部壓力,與內在對話。順應變遷,自我升華。正身、正念、正心。一切歸到來時,探尋科技進步的初心。轉身得享清寧、如入一片汪洋……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