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風格與古典主義交融 | 維多利亞時期建筑的重生
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圣文森特住宅在保留建筑的歷史氣息的同時,用現代極簡主義的設計手法將經典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詮釋出一種全新的現代居住模式。
設計團隊仔細對比了歷史上卓越的建筑與設計,將那些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原始質樸的元素展現出來。盡管住宅的大部分都是新建的空間,卻給人一種經過了歲月沉淀的感覺。?
設計對既有住宅前半部分的舊式細節進行了改造,包括弧線形的飛檐,拱門以及定制的鋼制壁爐,這些雖然不是典型的現代設計元素,卻與維多利亞時代的立面搭配得十分和諧。
精湛的手工藝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處,即便是像榫接構件這樣的小細節也值得花時間玩味。?
B.E Architecture為該住宅特別定制設計了一個用透明有機玻璃立方體做成的咖啡桌,里面可以放書。空間還有一個4米高的環繞成像樹枝一樣的吊燈,它被涂成了白色,并且用于間接照明。
后半部分體量以現場澆筑的混凝土打造,并鋪設以水磨石風格的石制地板、漆面的木制天花板以及青石材質的墻面,從而與房屋的前半部分形成對比。不同于現代建筑中常見的極簡主義,房間內的細部仍舊保持了古典風格,以豐富的紋理延續著手工雕刻的質感。?
新的擴建部分并沒有試圖模仿維多利亞時代房屋的裝飾設計,而是運用了現代主義風格,采用了混凝土打造。雖然房屋在設計上體現了極簡主義,但水磨石的石材地板、油漆過的木制天花板和墻面上青石材質的豐富紋理,集中體現了手工雕刻的質感,軟化了建筑鮮明的現代主義風格。設計對現有住宅前半部分的舊式細節進行了改造,包括弧線形的飛檐,拱門以及定制的鋼制壁爐,這些雖然不是典型的現代設計元素,卻與維多利亞時代的立面造型搭配得十分和諧。
家具的選擇對新舊空間的融合是很重要的,包括幾個定制的家具和來自屋主收藏的歐州亞洲復古家具,為空間提供了精致而休閑的室內美感。這些家具有很多都是由B.E Architecture為該住宅專門打造,展現出一種具有建筑性的手工藝之美。業主收藏的大量繪畫、藝術照和獨特的雕塑藝術收藏品加強了審美的統一,它們被巧妙地融入了整個住宅的設計中。
房間中裝飾著大量的藝術收藏品,它們探索者哲學、文學、宗教以及科學的主題。這些藝術品有時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在墻壁上,例如三層高的天井中展示著藝術家Nathan Coley設計的燈光裝置作品《天堂就是什么也不會發生的地方》,以及由藝術家Berlinde De Bruyckere創作的壁龕裝置。室內空間的設計也如同這些藝術品一樣,涵蓋了各個時代的文化特點。“知識”構成了大多數房間的主題。容納著書籍的透明書架被放置在客廳的中央,可以作為別具特色的定制咖啡桌使用。?
歷史、藝術與文化的融合使圣文森特住宅獲得了重生,同時也使建造于特殊歷史時期的舊建筑得到了修復。借助這一新的場所,房屋主人的生活質量也得到顯著的提高。?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