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地址:上海市,靜安區
項目類型:文化教育
建筑面積:220平米
設計時間:2018.12—2019.01
施工時間:2019.02—2019.03
設計團隊:張雷、孫浩晨、姜大偉
攝影師:張大齊
▼平面布置圖
?
▼橫向剖面圖
?
▼縱向剖面圖
▼教育體驗中心入口大廳,包括島臺核心服務區和公共授課區
▼教育體驗空間軸測圖,用一條走廊將教室及公共空間進行連接
▼教育體驗中心入口大廳內的島臺核心服務區,采用弧形書架造型
設計師消隱了所有非承重的墻體,用以前臺為中心的環形走廊連接了將教室及公共空間,所有空間面向前臺展開,包括各類型的教室、展示區、辦公區等等。
▼教育體驗中心入口大廳及公共授課區局部,所有空間面向前臺展開
項目在設計上以原木色和白色為主,希望用簡單樸實的語言向孩子們展示出設計師和教育者的可持續性理念。
根據使用需求呈現出多樣的尺度與質感空間,讓孩子在親切、自然、舒適的環境中學習。
空間內大部分的柜體和家具產品經過場外設計生產后,再在現場進行拼裝組合,從而減少對場地的污染,真正實現設計的可持續性目的。
▼入口大廳拐角處的公共授課區,設有弧形書墻
為了與國際教學標準結合,教學區呈現出多樣化的授課模式:公共教學區,集體授課區,小班授課區,并將活動與教學結合起來。
通過合理的學習分區、多樣化的互動,讓零基礎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能夠循序漸進地在原版閱讀中得到學習的樂趣和進步。
▼公共授課區的書墻局部
教育的關鍵在于保護兒童先天的善良本性。兒童生活世界的特性包括:原初性,整體性,游戲性,想象性。原建筑空間平面呈不規則狀,入口位于走道展示面一側,流線相對曲折。
▼圍繞著島臺核心服務區的回廊,連續的弧形墻面將不規則的室內空間柔化
教室由輕質隔墻和玻璃密閉,保證隔音需求的同時實現開放的教學環境。公共授課區處在入口空間的轉角處,孩子們可以圍坐在整面的書墻下跟著著老師開放式學習與討論。
▼教室,以原木色和白色為主
?▼教室室內,采用環形座椅布局
▼從教室內部看外部的走廊,教室由輕質隔墻和玻璃密閉而成
?▼從教室內部看入口空間,教室采用大面積的圓角玻璃
在私教區的設計上,設計師摒棄了傳統的固定式桌椅,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創造了不同的互動可能性,包括環繞式討論,半圓式教學及自由書寫等。屋頂上方還制作了立體輕盈的云燈,給孩子充分的夢幻與想象空間。
▼私教區,創造半圓式的教學空間布局,并在空間上方設置立體輕盈的云燈
作為提供個人測試的私教教室,設計師選用了電霧玻璃,既滿足了在進行孩子個人測試時的封閉性,也滿足了開放情況下的可交流性。
▼私教教室,選用電霧玻璃
▼私教教室,滿足了開放情況下的可交流性
▼私教教室室內局部,采用圓形包圍式布局
設計師希望借著對自然的抽象表現,為小朋友們提供一種非常規的空間視覺與感受,拱門的元素就像是小朋友們捉迷藏的洞穴,并與整個流動的空間相呼應。
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具有他們個人興趣的世界,而不是一個事實與規律的世界,我們能做的是為他們提供多可能性的環境。
▼洗手間局部,采用拱門的元素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