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北京豐臺中鐵諾德逸府售樓處
項目地址:北京市豐臺區樊羊路項目
設計時間:2019 年 4 月 22 日
項目完成時間:2019 年 7 月 3 日
設計面積:806.67㎡
開發建商:北京中鐵諾德盛興置業有限公司
設計執行:北京博思韋珥國際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吳 平 王 濤
攝 影 師 :劉建波
赫赫京都千載,濟濟鸞翔鳳集。本案地處北京城南中軸豐臺區花鄉白盆窯,東部曾是五朝皇家御獵苑囿,后在歷史長河中逐漸隱沒。博思韋珥從浩蕩國學中取色一二,點染摩登空間,試圖以當代設計哲學禮敬中華千年文脈。
“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立宮,擇宮之中立廟。”在傳統時空觀的影響下,中軸對稱,四方均衡,是國人對天地萬物秩序感的哲學領悟,亦是對禮制的尊崇以及對和諧美感的追求。
?垂拔設計的大堂空間意涵「有容」東方哲思。整體立面大尺度留白,以基調典雅的灰色鍍膜玻璃有序配置,輕華麗金屬元素與溫潤大理石元素共譜空間序曲。斟酌空間比例關系,沙盤區藝術燈具最終以簡約元素呈現不浮夸、不諂媚的藝術氣息。
東方瑞色為朱紅,清代注解的《說文解字》稱:朱紅如日中之色。一抹「中國紅」,象征平安、喜慶、祥瑞,從紅墻碧瓦到朱漆大門,從京劇臉譜到彩陶藝術,從窗花到年畫,無不折射這一民族的精神品性。
白,代表純粹、靜止,看似為零實則包羅萬象,接近永恒。在陳設上精心挑選具有通透質感的白色窯器,其古典的形制,純正的色澤,恰到好處。
歸劃空間的玻璃幕門在兼顧功能的同時,為避免視覺效果的單調無趣,以蝕刻花紋的細節之處、精致的肌理增加空間的視覺飽和度。
線條作為具有方向性的空間符號,在設計中往往迸射出極強的表現力,直或曲、粗或細、疏或密各有其形式美感。橫豎之間有穩實的力量感,而打破規整的流水曲線則是老子「大成若缺」的視覺感受。自由但不違序地與空間交流,抽象而現代的藝術表達。
隔斷屏風形成視覺停留點,濃墨重彩固然有其張力,而現代極簡的輪廓勾勒更為純粹,物的「本色」成為觀者視覺重點。博思韋珥考量空間的節奏次序,以線條框定空間表情,將其空間性格凝刻進一方印章中,借此表達銷售屬性項目的品牌信念。
視野開闊的品茗區域同樣沿用對稱理念貫穿空間。落地玻璃窗與古典形制的坐椅彼此對應,松柏盆景與自然綠植皆盎然生長,大地色調的陳設與光影虛實交錯。人、空間、時間在此產生深層次的對話。
象征御獵之地的藝術符號,娓娓敘說著深厚的歷史文脈。端景臺的禪意插花,臺面上枝葉的旁逸斜出,生發出自然的線條之美,為空間增添沉靜之氣。博思韋珥亦希望其設計擁有令人心靜的力量。
藝術氛圍的營造可借由寫意的抽象裝飾畫,形與色調和空間視覺平衡,加深空間感。在完成內在整體性的同時,色調、紋路、肌理也在不經意間與空間符號建立聯系,共同探索空間的節奏和韻律。朦朧縹緲,意境彌散。
設計靈感有跡可循——源于對世界的認知,它可以是當下的、過去的甚至未來的。設計不是復刻存在之物的樣式、形狀,而是去發現已感知或未曾感知的時代,一種精神文脈的根髓所在。在本案中,博思韋珥舊碼新譯,將東方傳統符號置入摩登語境,在一方空間中與歷史遙亙對話,以審慎視角探討時代、地域與文脈的關聯性。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