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寶,2006年創立迪卡建筑設計中心,十多年來專注教育空間的設計與實踐,致力研究如何通過優質教育理念與尖端設計思維打造具有人文關懷的幼兒園。始終秉承“一筆一畫一世界,一園一品一理想”的設計理念,助力我國教育事業發展。
設計作品先后獲得國內外重要賽事大獎,并得到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報道。其中 “棒棒糖理想園”項目在2019年被評為“中國最美幼兒園”,“世界知名20所幼兒園”之一。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2019年出現了一個巨型“棒棒糖”,整個“糖體”被黎明時分天空中的漸變玫瑰色包裹住,從下往上,由深轉淺,顯得神秘又變幻莫測。
走進建筑內里,仿若走進了極具詩意和藝術性的奇異世界:墻面上鑲嵌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窗戶和孔洞;開敞的圓形天頂在夜晚可以迎接一場星光降臨;伴隨著清晨太陽的冉冉升起,每個孩子都能在微風的環繞下于自然中肆意奔跑......這個坐落在滇南中心城市高樓間的幼兒園,更像是一個有別于現實世界的童話王國。
▲棒棒糖理想園
由西安迪卡幼兒園設計中心設計的“棒棒糖理想園”,在建成伊始就被譽為“中國最美幼兒園”。
對那些遠在云南的孩子們而言,這或許是他們開啟人生的第一把鑰匙——在這個平和了理想和現實的樂園里,他們能夠體驗成長、感受四季。但對于它的設計者王俊寶來說,這是他眾多“白日夢想”中的一個。從廣袤宇宙到細微塵埃,他都能從中捕獲新鮮的創意和靈感并凝聚于筆尖,再一筆一劃勾勒出“一個可實現的理想國”。
▲王俊寶繪制“棒棒糖理想園”設計草圖
彼岸西行
“設計就像取經,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取得真經,但我希望能夠去到自己內心理想的地方。”
迪卡幼兒園設計中心一進門就是頭朝西的白龍馬,后面跟著飛翔做夢的唐僧、手持金箍棒的孫悟空以及豬八戒、沙和尚。
早就深入人心的師徒四人形象變得圓潤胖乎乎,沒有面部表情的刻畫,僅以銳利或敦厚的簡化線條來表達不同性格的人物眉眼。
?
與那個跋涉了十萬八千里路程才取回真經的故事有些不同,在這里他們都被插上翅膀,像云朵一樣飄了起來。
▲王俊寶雕塑作品:《彼岸西行》
▲迪卡幼兒園設計中心辦公空間
王俊寶高中畢業后考學來到西安美術學院學習公共藝術設計,又在畢業時完成了這組以“西游”為主題的雕塑作品。
像是某種預示,他注定將在設計的彼岸一路西行,“設計就像取經,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取得真經,但我希望能夠去到自己內心理想的地方。”
源于對藝術的執著渴望,王俊寶最早的設想是當一名藝術家。還在上學時,他就創辦了一個以畫畫為主業的工作室,和幾個好朋友一起進行大量的藝術創作。他們有時候會請一些模特畫人體或者出去寫生,王俊寶習慣在畫完最后一筆時坐在畫布前抽完一支煙,去傻傻地感受那種由無拘無束的創作帶來的興奮與快樂。
▲王俊寶描繪設計草圖
然而當夢想照進現實,總會有很多不可抗的因素阻擋那條通往烏托邦的路。為了維系自己的藝術夢想,王俊寶開始接觸一些設計工作,“那時候真的就是為生活所迫,因為只有掙錢才能再買一些畫布和顏料。”
他第一次接觸的幼兒園項目是一個翻新工程,體量不大,但是需要完成整個墻體的彩繪,在這個項目結束后,又有數個幼兒園項目緊隨而來。那段時間里,王俊寶的生活狀態被夾在藝術創作和項目設計之間:為了掙錢去接一些項目,買回畫布和顏料后再去進行藝術創作。
▲設計作品:未來者幼兒園
隨著項目經驗的增多,王俊寶對這樣的設計狀態產生了倦怠感,“當你只是為了生計而去做設計時,時間久了就會覺得自己的設計太偏‘行活’。”?
他回憶起上學時一個月才上一次課,像極了工作坊里的手工藝人,投注全部心力去打磨一件藝術作品,“那時候仍有赤子之心和一股少年的心態熱情,我還是希望對待設計能夠像藝術或繪畫那樣更加純粹。”
▲設計作品:未來者幼兒園
而與夢想、成長這些關鍵詞息息相關的幼兒園設計無形中與他內心的期望產生了契合,王俊寶想找回學生時代創作完一幅畫之后的興奮感。“只不過現在對象變了,變成了我所熱愛的設計。我不希望把人生或設計這件事只定義成工作,它應該更具理想、更具我曾經對藝術的執著和熱愛。”
會呼吸的幼兒園
“好的教育理念一定不是被寫在墻上,而是通過營造真正的教育環境讓孩子感受。”
入行十幾年多次獲獎,王俊寶和團隊迄今設計過的幼兒園已接近百所。在明確了設計方向后,他們將所有精力都投注其中,一群固執的人心懷未來,試圖描繪出屬于中國孩子的幼兒園藍圖。
迪卡團隊針對中國幼兒園進行了大量調研,深入基層后,他們發現在中國許多偏遠鄉村里的幼兒園環境其實非常糟糕,而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們也未必就擁有理想的教育環境。
王俊寶不久前閱讀了一本名為《國家的視角》的書籍,書中對人類理性秩序和規劃的描述令他感觸很深。“在德國的一片森林里曾經生長了闊葉樹、針葉樹、菌類和各類野生動物,但政府為了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只保留了能長成木材的樹林,而將其他樹種都砍伐殆盡。”
如果只為了追逐一時的經濟效益,很可能會在未來讓整片森林因為物種單一而面臨滅頂之災,王俊寶意識到教育也是如此。
?“如今的孩子在平日里接觸的都是手機、互聯網之類的高科技產品,當有一天戰爭或者自然災難突然降臨,他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
他發現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對自然、土地、生物的理解都只停留在紙面上或者屏幕里,一旦面對風險,就很可能變成了“溫室里的娃娃”。
▲「亂想集」實踐——王俊寶的家
?對教育環境的營造與教育理念的關注作為最重要的動因被植入到迪卡團隊的設計中,“我們最近提出了一個新的理念,叫做‘好看的幼兒園千篇一律,會呼吸的幼兒園只有一個’。”
王俊寶和團隊在幼兒園設計中引入水景裝置,并遵循孩子們喜歡攀爬的本性將樹屋、沙池、滑梯、秋千連成一體,“我們想要打造一個‘會呼吸的幼兒園’,以喚醒孩子們對于自然環境原始的本能感應。”
▲十堰A+自然幼兒園中,適于兒童的自然景觀
而另一個“理想國教育港”項目則關乎時下的社會現實問題——在日常生活的重壓之下,都市里的父母往往無法兼顧好工作和家庭,兒童教育、親子關系這些問題都是現代家庭面臨的巨大考驗。“大多數傳統社區往往都枯燥而乏味,只有超市、餐飲等社區周邊配套,孩子們的課后生活其實缺乏陪伴和教育環境。”?
▲理想國教育綜合體
王俊寶期望能在這個覆蓋了五六萬人口的社區中,打造一座精神堡壘——一個配備了培訓機構、藝術課堂、早教機構、休息活動區等一系列教育產業鏈設施的教育綜合體。
“好的教育理念一定不是被寫在墻上,而是通過營造真正的教育環境讓孩子感受。”或許這個美好的目標離最終達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王俊寶始終堅信教育環境的力量。
“我希望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去影響孩子,讓他們能擁有寬廣的視野去生活,而不至于成為一個被批量生產出的、平庸的孩子,否則他們的人生可能會失去很多的樂趣。”
▲2孩子們在建成的幼兒園里玩耍、奔跑
「白日夢計劃」
“當問題來時,答案就在那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前準備好自己的夢想和想象力。”
工作以外,王俊寶仍然熱愛畫畫,他常隨身背著紙筆,空閑之余就隨手涂畫。
在他的創作中幾乎看不見具象的人、物,大團銹紅、靛青、明黃等各類色塊堆疊在一起,幾乎是無意識勾畫出的幾何圖案都被他拿來表達自己腦海中的世界。
“不用在乎別人看不看得懂,即使被認為我在亂畫也沒關系,因為這些都是對我內心的映照。”王俊寶將這些圖畫稱之為 「亂想集」,不時傳到社交平臺上用以抒懷。
▲王俊寶的「亂想集」
在王俊寶設計過的眾多幼兒園項目中,也總能窺見「亂想集」的影子。他和我們道明其中的緣由:“「亂想集」代表了我的思維方式,只不過是用繪畫的形式討論平面空間、討論如何構建世界,它是我靈感源泉,我總會從中尋找設計的蛛絲馬跡,通過這個源泉就可以實現我的「白日夢計劃」。”
他口中的「白日夢計劃」脫胎于那些混沌的色塊,王俊寶和團隊準備了一個巨大的“夢想蓄水池”。
將日常中一些天馬行空的設計想法隨手捕捉,再全部放進去,而這些設計畫稿最終會變成泥塑凝聚成實體——這也是王俊寶摸索出的最適合自己的設計方式,“先把設計畫成畫,制成泥塑后再翻成建筑模型。”
完全遵循內心純粹的體驗感而誕生的作品往往極具符號性和藝術感的建筑語言,這也是王俊寶的設計最容易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我覺得在兒童空間的設計中,除了將規范、安全以及教育理念作為基線外,我們還需要為它賦予更多可能性和想象力。”
很多時候連他自己也無法輕易概括這些“并不像建筑的建筑”——“有點像發動機,也有點像宇宙飛船,還會插上翅膀和螺旋槳。”雖然“白日夢”在很多人眼中都意味著不切實際的妄想,但在這些異想天開的建筑表皮之下,實則有邏輯可尋。
▲將腦海中的“白日夢”建成實體模型
在棒棒糖理想園里,吸納了福建土樓的結構元素,王俊寶將建筑主體設計成了圓環形,他希望在開啟了上帝視角的屋頂之下,能引領仰望天空的孩子們進行無限遐想:究竟會不會有外星人在某天突然降臨?
阿波羅幼兒園中擁有許多高聳天際、延伸向蒼穹的錐臺,不規則的方形及圓形孔洞隨心所欲地布滿了立面,每面墻體都被大小各異的光口照亮,由光線效果激發的富有表現力的空間氛圍更容易吸引孩子們展開藝術探索......
▲一群執著的追夢人
擺脫普通建筑常見的樣式和形制并非只為了追求奪人眼球的效果,“因為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沒有對錯的,我們在設計過程中發現許多小孩子的創造力都被固化思維磨滅掉了。”
為什么所有的圖畫都一定要是太陽旁邊有朵云彩,草地上畫個小房子?為什么窗戶不可以有大有小有長有短,為什么不可以放在房頂上或者腳底下?王俊寶想要通過這些現實中的“白日夢境”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們并不以解決問題而思考,但當問題來時,答案就在那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前準備好自己的夢想和想象力。”
如今,通過「亂想集」延伸出的無數「白日夢計劃」正在一個一個變成現實,他和團隊設計的幼兒園從一線城市一直覆蓋到了四五線城市,無論地處怎樣的環境,王俊寶賦予幼兒園設計的理想始終未變。
他最終會建造出自己內心渴望的「理想國里的幼兒園」——不以金錢或權力為準則,也不使用昂貴的材料和精致的節點、工藝,盡量創造出一個能和空氣、雨水、砂石協調的真實的空間環境,去融化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這座幼兒園未必雄偉高大,卻自帶溫潤可愛的力量,值得所有人在里面做夢,“你經歷的事情可以復雜,你經歷的工作可以復雜,但是內心依然要保持一種純粹純潔的狀態,去呵護那個屬于自己的白日夢。”
關于設計師:王俊寶
王俊寶
迪卡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
設計師、畫家,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進修于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 設計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設計獎項
“理想國幼教周”發起人
2019中國設計星全國12強
?
?支持媒體?扮家家室內設計網、建E室內設計網、LiFEN ESS居上、設計部落、設計食堂、青舍QingHouse、阿客工坊、idzoom室內設計師、造學設計會、設計紀元、家裝室內設計、一點資訊、設計邦designboom、漂亮家居、純粹設計PURELY DESIGN、室內設計叔、海棠設計家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