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m寬的場地:2.88m-width site:作為一個小型建筑工作室團隊,考慮到租金及成本,去年下半年我們為自己找到了30平米大小的一個空間作為我們未來3-5年內辦公場地,滿足這幾年內可能產生的辦公需求。第一次來到場地,就一眼看中了這間小房子,開間2.88米,進深8.7米,高度6米,狹長、高、南北兩面通風采光。在這小小的空間里,我們試想是不是有一些不一樣的事情能在里面發生。
作為這個項目自己的甲方,我們根據需求給自己列了這樣一份任務書。8人左右的固定辦公人員4人左右臨時辦公人員溝通及匯報方案的場地可舉辦容納15人左右的小型沙龍、講座、交流會不影響其它辦公人員的討論獨立空間容納1人臨時住宿的空間帶有水槽的茶水間切割手工模型的開闊桌面儲物空間獨處思考的空間與綠植共處
如何在這30平里的空間里整合這些功能?但又不顯擁擠和壓抑?根據任務書需求,容納8人的公共辦公空間占據面積相對較大,先將這部分功能布局。將長達8.7米的空間前后分成兩個部分,后半部分作為公共辦公空間.在面積所限的情況下需要滿足這么多功能。只能在場地富余的垂直高度上展開思考,做一局部夾層。因為夾層的存在,需要在空間里放置一樓梯,完成垂直高度上的向上過程。在平面布局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嘗試將樓梯的面積盡可能的減小,但是無論如何都會在這30平里占據一定面積。是否我們可以將思維轉換一下,嘗試將樓梯縮小這一動作轉化為將向上攀登的過程鋪展開來。
腳邊的自然:Nature:就如我們在自然環境中的“向上攀登”,可以路過綠植,兩兩坐在巖石上歇腳,爬不動時可以扶一下路邊的樹干,最終到達一開闊的平臺。此時的樓梯已經不僅僅是向上的工具,將高度控制在300mm是臺階,450mm是歇腳的座位,下沉350mm是種植綠植的槽。
▼這樣變換的過程中,臨時辦公,討論空間,小型沙龍、講座空間全部安置在了這一放大的樓梯中。
▼“向上攀登”,最終達到公共辦公區區域。
▼向上過程中的休息節點
▼拾級而上的過程中我們設置了逐級上升的扶手,便于行走。
▼“攀登”過程的休息平臺也是臨時辦公空間。
▼電動幕布下降后,臺階部分可以錯落坐下,作為匯報、沙龍、討論空間。
▼在固定6人位辦公桌的后側,順應前面的臺階的趨勢向上抬高一級,作為一獨立的辦公區,整合打印機位及收納的功能。
墻面的置物體系:因為面積的限制,我們將置物空間依附在了墻面上,圍繞整體空間一周做了一圈置物體系。置物體系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分衍生出深度280MM的擱架,可以放置書本,收納箱,植物等物品。置物架下方為一圈吊桿,吊桿既是辦公室臨時作為展覽空間懸吊畫面之用,平時也可以通過掛鉤收納展示折疊椅、畫框、辦公人員的包和衣服等。白色吊桿可以通過S型掛鉤、衣架、穿越吊掛三種方式懸吊不同物品。
▼兩個置物體系中間,通過鏡面的銀色金屬波紋板銜接,與下面的橫條粗糙硅藻泥墻面形成材質的鮮明對比。
▼便于隨手一掛包袋、折疊椅的吊桿,
▼入口的臺階部分也可切換成一個臨時的展覽空間,在下垂的白色圓形吊桿上懸吊畫面,在拾級而上的過程中瀏覽畫面。
▼置物架的高度剛好是高度1米8左右的男生伸手能夠到的高度,女生則通過椅子或移動臺階踩踏取放物品。
小空間里的共處:▼后段夾層下為避開公共辦公區的訪客討論空間和手工模型制作空間,一人位休息室,茶水間。
▼休息室內嵌了一張1.2*2M的床,可以容納1人的臨時居住需求。
▼茶水間采用鏡面不銹鋼材質,減少小空間里的壓迫感。
▼茶水間和休息室通過一墻分隔,外面有一推門,左右移動,滿足臨時的密閉需求。
▼因為夾層空間的存在,上下層的人們互不干擾,各自活動。
原本的建筑為前門后窗,為了保持前后的流線的貫通,我們改造后面的窗為門。并采用了單扇可開啟關閉的折疊門的形式,可以根據需要部分或全部展開。
▼從室內開始,抬高450MM的高度作為座椅,插入樹壇并向外延伸出去成為室外的座椅。放置一臨時的小桌子,夏天的晚上,三五伙伴也可以再次聊天交談。
▼室內和室外的空間因為植物的存在相互貫通著,而又有所分隔。
材質的碰撞:因空間較為狹小,主要用了整體灰銀色調,提高整體空間的明亮度。粗糙的橫紋硅藻泥肌理與銀色水波紋不銹鋼兩種質感反差極大的材質在空間里碰撞、重疊,增加了層次感和沖突感。
▼材質
原始層高較高,根據功能,通過材質在垂直高度上的切割劃分,我們將整個體塊在垂直高度上分成兩個部分。通過立面上材質和顏色的分割,消減了高度使人產生的壓迫。
▼置物架之上與頂面連成一片用白色的涂料使其消隱,置物架下則是粗糙的灰色的橫紋泥肌理。
▼現場的桌面、扶手等家具都根據統一的元素衍生、運用了橫紋硅藻泥肌理及白色圓管。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建造成本,原本使用鏡面不銹鋼包裹的桌腿、用皮質軟包制作的坐墊,后期在不斷地嘗試下,通過利用閑置的海綿、貨車捆綁帶、鋁箔珍珠棉自制了坐墊、包裹桌腿。
▼因為捆綁帶的可抽拉性,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坐墊的高度,并根據溫度變化更換表面的材料。
▼入口的門牌也同樣運用了鋁箔水管保溫棉、橘色PVC軟膜、壓扣捆綁帶組合。
▼空間整體狹長,為了順應空間的狹長的感受,頂部運用了連貫的兩條燈管,形成有縱深感的兩條光帶,形成均勻的辦公照明。桌面升起構架,用扎帶捆綁燈管固定,作為辦公輔助燈光。
結語:園區的晚上反而是最熱鬧的時候,很多周邊居民來此納涼散步。來來往往間,望見這個臺階上的辦公室,也探進頭來張望,好奇的邁上幾級。
▼平面圖
項目空間信息:
空間名稱:項目空間信息:
空間名稱:”離宅半畝”辦公空間
空間類型:辦公室設計、工作室設計、設計公司辦公室、小型辦公室
空間地址:浙江 寧波 8號公園
設計公司:離宅半米0.5m studio
主創設計:王嬌兒
建筑面積:40平方米
空間主材:硅藻泥、水波紋不銹鋼、鏡面不銹鋼、鋁箔珍珠棉、乳膠漆
攝影版權:樸言
空間類型:辦公室設計、工作室設計、設計公司辦公室、小型辦公室
空間地址:浙江 寧波 8號公園
設計公司:離宅半米0.5m studio
主創設計:王嬌兒
建筑面積:40平方米
空間主材:硅藻泥、水波紋不銹鋼、鏡面不銹鋼、鋁箔珍珠棉、乳膠漆
攝影版權:樸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