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 DESIGN | 當極簡遇見古典,FF也忽然溫柔
這是一套有別于以往風格的作品,房子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蘇州河邊,常住一家三口。業主喜歡簡約,欣賞FF對細節的用心,但又想在其中融入一些古典線條元素。
作為「極簡主義者」的深度踐行者,在一開始我們的內心是拒絕的,但經過再三的溝通與磨合,還是決定做出一些「改變」。
從入戶空間開始,通過將線條和魚骨拼元素置入簡約的空間中,嘗試將業主的喜好與我們的理念融為一體,這可能也是我們未來不斷改變的開始。
原有的入戶門被保留了下來,但為了整體的統一性被噴成黑色,也拉長了空間的縱深感。光,被色調濃重的暗色墻面吸收后,又從幽暗中釋放,重現為一種柔軟、縹緲如絲絨般的氛圍。
一側的穿衣鏡除了功能性本身,還是衣帽間的移門。對面設有換鞋凳,方便進出門換鞋,也可以放些隨手的小物與裝飾。
開放式的廚房與餐桌是家人相聚聊天的地方,黑金配色的廚房在以白、木為底色的空間中,恍惚給人一種空間消失的感覺。
原本的封閉式的空間被外放至公共區,視覺空間因此變大了不少,采光也更好了。
操作臺面與墻面使用0.5cm的金色鋼板,閃耀著輕奢低調的光澤,也便于后期打理。搭配F+全屋定制設計的深灰色柜體,看似簡單的空間因為細節處理和材質肌理而變得更有質感。
廚房島臺做成高低臺面,高的一側朝外可作為吧臺區,內側則是正常的櫥柜高度,滿足多種使用場景需求的同時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
島臺上方的黑色方框試圖以“框景”的手法將室外景色引入其中,并限定出空間區域。
側面做了隱形的收納抽屜,加之背后的內嵌式冰箱。看似空無一物,實則巧妙地解決了收納需求。
餐廳特地選用了一款全透明的餐桌,簡單清爽的材質游走在厚重的黑色廚房和華麗的白色墻板之間,給空間增添了一份精致優雅。
玻璃盒子的餐桌腿里裝有一盞燈,通過反射可給用餐環境帶來浪漫溫馨的氛圍感。需要的時候,屋頂還有射燈作為輔助光源。
墻面有了古典線條元素做加持,比大白墻多了些質感與層次,整個空間留白合理、細節精巧,卻不扁平。
餐廳與客廳相連,形成了通透的起居格局。打破客廳沙發必須靠墻的思維定勢,面向窗戶選擇低靠背的沙發設置,無礙餐廚區視線抵達窗外蘇州河上的天光云影。
墻上的內凹處原本是用來放電視機的伸縮架子,后來業主把電視機改成了可活動式。留下來的白色內凹小方塊加上藍色的鐘,成為了家中獨一無二的裝飾。
你看,在「家」的完成中,有時候不得已的「改變」,反而會帶來空間真正的自我。
客廳與一墻之隔的多功能房以一個陽臺聯通,空間得到延伸,更顯寬敞通透。
一旁的多功能房被打造為「自由模式」,通過移門的開合實現多種功能需求。
打開門,與公區相連通,有利于擴大空間感。關上門,又成為一個獨立封閉的空間,保持獨立。
為了盡可能減少門扇給空間帶來的阻隔感,巧妙地借了兒童房的一點地兒,讓白色烤漆移門得以在推進去的時候恰好與柜體齊平。
另一邊的門也能隨心「藏身」電視墻里。正是這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才最大程度地讓FF堅守了極簡的本真。
多功能房內沙發床上方的黑色盒體,使單調的墻面有了視覺重心,里面預留插座,可用來裝投影儀。關閉移門,便能瞬間開啟家庭私人影院模式。
如果有客人到訪,這里還可作為一間獨立使用的客臥。
沿著多功能房和起居室的「一墻之隔」,繞陽臺、走廊一圈,形成一個回形動線。
采光優越的陽臺,不被生活所累。精簡而帶有復古氣息的藤制坐椅和一旁的小件家具錯落陳列于其中,每一寸細節都在訴說著生活的美好和值得。
木色書桌與魚骨拼地板相呼應,為多功能房增加了一種安靜從容的性格特征。
走廊正對書房區域做了黑色層板的金屬書架,巧妙地擴大了書房的使用面積,也成為一處別樣的景觀。
鏡頭底端的兒童房里,所有的門都做了隱形處理,放棄冗雜的設計或裝飾,選擇最初的自然與純粹。
兒童房的床是業主的舊家具,有些使用痕跡的木頭成為了這個空間的最佳裝飾。
線條洗練的極簡書桌沿用多功能室書桌懸空設計的手法,使整體空間更具統一性。桌腿設置開敞型矮柜,增加收納空間,造型簡潔輕盈。
墻上的洞洞板為一些零碎的小物找到了安身之處,頗具實用效能。
主臥的床來自F+全屋定制,床體下方的鏡面讓它看起來更有懸浮感,營造輕松舒適的睡眠氛圍。
FF的極簡主義作品中,經常大量使用全屋定制,來能更好地適應空間尺度,滿足個性化需求。
深色床頭柜、木色書桌懸空設置,與飄窗一起,相互疊加,增強空間的層次感,也便于清理。幾何形床頭燈烘托出靜謐的氛圍。
黑色的體塊內部是衛生間,玻璃做了特殊的通電霧化處理,如廁時開啟能保證私密性。一旁配有小型衣帽間,日常收納不在話下。
衛生間選用了最簡單的水泥磚,返璞歸真。臺盆側面的鏡子擴大了空間感。
設計、生活和人生很像:當你接納了,改變就開始發生。
沒有多余的元素堆砌,古典與極簡產生的化學反應會隨著時光在這個溫馨簡單的三口之家,慢慢釋放出它的能量。它們相互交融,彼此接納,共同化作空間里的和諧、沉靜,構成了我們對家的眷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