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不對的事物,只有不對的位置和環境。重新拼接舊有的東西,也許平淡中就出現了新奇,無聊中就有了歡愉。—— CIMA希瑪設計
對于美好的探索與追求,每個時代都不乏“不憂過去,不懼未來”的革新者,我們秉承過去與未來,以設計傳承城市記憶,用當代的語言描述傳統的溫度。項目位于廣州增城,根植于嶺南文化之上,人文豐蘊。繁榮的廣府文化、別具特色的嶺南四大名園,無一不刻畫著廣州的文化年輪與歷史脈絡。━━Chapter·01尋跡人文嶺南,古雅清愜
余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云深余蔭山房,?東四?名園之?,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是嶺南園林造型、書院文化的代表,為清朝舉?鄔彬所建,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設計師從嶺南園林中的代表作「余蔭山房」中汲取靈感,提取斗拱、門扇、窗格、夾墻翠竹等傳統元素,結合現代設計手法,采用抽象的形式,旨在打造一座具有東方氣質的現代售樓中心,帶給人們一種愜意、簡雅的生活體驗。
一縷書香系千年,萬點墨色韻人文。環顧四周,依空間節奏置入的隔斷,取“書匣”造型,融合傳統窗洞的古典韻味,去繁就簡,還原嶺南書院的文雅精神風尚。━━Chapter·02抽離取形寫意,借古開今
從嶺南建筑中抽離出來的斗拱、窗格等傳統元素,經由現代手法的重新演繹,在融合當地風貌的同時,帶給人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新鮮感。
━━Chapter·03重塑破與立間,余韻悠長
文化的傳承不是因循守舊,而是歷久彌新。
“夾墻翠竹”是余蔭山房著名綠化景觀之一。設計將其提取凝練,抽象轉化,與高聳門扇相容,延續余蔭山房“浣紅跨綠”的色彩概念,在虛與實的縫隙里,營造出閑適、淡雅的生活情境。一盞韻紅,參酌古今,尋溯中外的拾光印跡,盈盈暖光引領著空間的禮序與意趣,在時空交織的方寸歲月中,找尋別樣芳華。
━━Chapter·04構想翰墨書香,文人意境
承沿余蔭山房的空間布局,模糊了正負形體的邊界。沙盤座猶如一塊硯臺,天花之上,筆、紙、印章有序陳列,充盈著翰墨之香。
白與黑,紙與墨,設計在抽象和具象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的點,給人“看花非花,看花是花”的韻律與感受。
疏密有致的線條組合,宛若被串起的一頁頁書卷,夾雜著木質的芬芳入鼻,寫意的營造出輕盈而深厚的文人意蘊。━━Chapter·05靈動風雅如斯,詩意化境
著意“紅雨”“綠云”的意境美感,讓自然與人文結合來釋放一種平衡,打造一個靜謐富有詩意的空間,“余蔭”之意,不言而喻。
園林的湖水化作一簾紅雨,傳統與現代靜默交織,為素雅的空間增添靈動之感,讓人在自然行進之中,感悟藝術心境。━━Chapter·06光影靜謐時光,與自然共生
精致鏤空的窗格,取自余蔭山房的建筑窗欞圖案,訴說著光與影的對話,斑駁出時光的生命軌跡。
高品質的生活場景和器物,在光影搖曳中展現設計對藝術品位的精妙闡述,營造自然靜雅、靈動大氣的視覺感受。
━━Chapter·07人文關懷源于細節,止于簡潔
細膩紋理的皮革面料,搭配進口棉麻布藝,粗狂與細膩的結合,提升了整個空間的品質感跟層次感,從細節美學觸碰生活的溫度。
精致源于各個細節上的考究,一個好的設計,大到空間、小至物件的細節,都是一種人文關懷的積淀。
設計,不止是營造一個空間,更是推敲人們更深層次的需求,注入更多的人文思考和當代價值觀念,創造具有想象力的未來生活場景,帶來美好的生活體驗。
△ 一層平面布置圖
項目名稱:大華·東郡
項目地點:中國 廣州
甲方單位:大華集團廣州公司
甲方團隊:盧建輝 翟亮 何麗玲 華春發 鐘歩鋒 沈家春 李鋒
室內設計:CIMA 希瑪設計
設計總監:鄒俊波
硬裝團隊:朱寒知、陳中偉、屠金磊
軟裝團隊:楊婷、于美玲、閆麗楠
竣工時間:2020年10月
項目攝影:馮健、夏侯全生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