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造型」是一個20年來專注于為每一位客人定制獨特形象提升的造型設計品牌。
▼項目概覽
作為第一家老店的改造項目,設計團隊從品牌名“意念”的字面含義出發,通過空間的表現方式重新定義潛意識下的精神世界。將如何抓住并處理自然景觀和未來主義之間的關系作為項目設計重點,放大“意念”調控自然的功能屬性,以直白和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創造一個與意識和直覺對話的場所。
▼設計概念
在發掘項目可視化符號的過程中,設計團隊將視角鎖定在“波(wave)”,波或波動是擾動或信息在空間上傳播的一種物理現象,任何類型波的運動總是伴隨著能量的傳遞?!安ā奔瓤梢员憩F思維的發散性,也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運動軌跡。與時間軸單向性不同,以“當下”為原點向周圍延伸,建立無止境和無限制的維度,將豐富的結構語言貫穿于場景體驗中。
▼“波”,”wave”
項目中大量運用圓、環、弧線等幾何語匯表現“波”的控制性和儀式感,打破建筑原始結構規整平均的空間劃分,以空間正中央的柱子為圓心依據不同功能屬性及開放程度由中心向四周輻射展開平面布局和動線推進。
▼平面圖
▼項目中大量運用圓、環、弧線等幾何語
▼以空間正中央的柱子為圓心向四周輻射展開平面布局和動線推進
門頭
由于項目地處老成都比較嘈雜的街道,為了避免街道所帶來的市井氣,外立面規避了完全開敞的設計?;∶娼Y構自然連接街道的同時增強了項目的獨特性,封閉的造型讓內部空間與外界完全隔絕。自然的材質肌理與幾何結構碰撞,以微妙的方式營造神秘感和儀式感。
▼弧面結構自然連接街道
▼入口外觀
接待區域
接待區作為進入內部主空間的前奏,故意在燈光及材料上與主空間拉開距離。為剛進入的顧客,在心理上起到一個緩沖作用。休息區的燈光以每三個小時為周期循環變化,模擬日出到日落的自然過程。
▼接待區
▼周期循環燈光模擬日出到日落
主區域
主要工作區域位于空間中心位置,是能量聚集發散的初始點。以此為圓心貫穿區域內的金屬結構以環形布局為基礎框架,等距劃分鏡面位置,內外雙層座位遞進擴散,在保證基本使用的同時重新探討工位布局的可能性,也為空間動線提供了規范指引。
▼主要工作區域
▼內外雙層座位遞進擴散
▼環形金屬結構等距劃分鏡面位置
▼室內細節
▼金屬結構細節
連接廊道
接待區域和主要工作區域以廊道串聯,是兩個頻率的“波”相互影響產生干涉的位置??臻g節奏在這里發生強弱中和的變化,故意壓低的層高強調空間先抑后揚的對比。
▼連接廊道
包間
八個封閉的房間環繞于主區域周圍,U型玻璃削弱了二者之間的分界點,也賦予獨立小空間足夠的私密性。
▼包間
其他區域
洗護區、燙染區、員工休息區按區域功能劃分,聯以回廊走道,有序地整合在“波”的邊界。
▼其他功能區域有序地整合在“波”的邊界
▼洗護區
▼室內細節
裝置
空間圓心處的整體裝置由仿真巨石,LED屏幕,金屬環形架,可移動鏡面組成。不同材質的運用營造超現實的碰撞感,保留整體意識的同時豐富細節感受,映襯共生關系。
▼可移動圓鏡
仿真巨石包裹從中生長的LED屏幕,利用不同媒介作為一個單元融合進空間中,同步現場氛圍與光影的微妙變化,流動的數碼景觀為意想世界提供可視畫面。金屬環形結構圍繞中心多媒體裝置呈波形輻射展開,環形上的圓鏡在移動過程中通過鏡面反射使顧客可以從多角度觀察自己。圓鏡上的凸透鏡可以放大LED屏幕上的影像,為置身于其中的顧客提供更為微觀的視覺感受。
▼裝置細節
石頭
與以往采用軟性材料來軟化空間的堅硬感不同,石頭作為自然界最原始的元素以最直接快捷,不具侵略性的方式存在于空間的各個角落。連接空間里的所有介質,模糊室內與室外,建筑與自然,現實與幻想的邊界。
▼石頭作為介質存在于空間的各個角落
項目名稱:意念造型
設計方:MOJO STUDIO
項目設計 & 完成年份:2020&2020
主創及設計團隊:
空間:Mojo Wang | 邱天 | Alba Beroiz
裝置:Mojo Wang | 邱天 | 鮑BAO | MAGI | 大魚
項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福興街58號
建筑面積:530㎡
攝影版權:行在建筑空間攝影-
賀川客戶:意念造型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