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色彩斑斕的滑滑梯、教室、還是貼滿了各種小花、獎狀的墻壁?印象里,國內的幼兒園似乎像是中了“甲方的魔”,一定要色彩夠多夠艷,才能營造出一副快樂兒童天地的樣子,殊不知這樣缺乏了美感。以前我們總拿日本的幼兒園設計來說事,一方面夸它們設計的幼兒園,在提供舒適的學習和玩樂環境的同時,也旨在于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審美;另一方面在審視我們的幼兒園設計,除了充滿了“熱鬧”的色彩,好像跟美感沒有什么關系。
但現在,我們終于長臉了!優秀的幼兒園設計案例一年比一年多,許多設計師們不再是單純的套模板設計,他們更用心地從孩子們的世界獲取靈感,把對孩子的藝術培養這一目的也融進了設計,而這樣的設計顯然是成功的。
01
「云南——棒棒糖理想園」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上海路來自云南的棒棒糖理想園,由西安迪卡幼兒園設計中心設計,第一眼看到這幼兒園時,象君被驚艷到了,幼兒園居然能這么夢幻!它與那些“五彩斑斕的甲方審美”幼兒園相比,簡直是一股清流。不再是一味的憑主觀來設計,而是將孩子的藝術世界作為靈感來源。▲棒棒糖理想園設計手稿
既像鑰匙又像棒棒糖的建筑造型,寓意著“幼兒園是開啟人生的第一把鑰匙”,同時棒棒糖的造型也能讓孩子們感到格外親切。不僅從造型上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建筑色彩的運用更是在視覺上帶來了不少溫暖。
設計師借用黎明時分天空的漸變色,從天空到建筑,顏色由深至淺,慢慢變得緩和。設計師用色彩創造出了一個詩意且具有藝術的世界,消除了原本鋼筋水泥帶來的冰冷感。孩子們被美包圍的同時,也逐漸培養著審美的能力。
室外孩子們的活動區域,設計師則將混凝土與色彩相搭,形成了新與舊之間的界限。利用不同色彩來構成更多的功能空間。
當陽光穿梭在各個顏色的路徑上,地面上投射出五彩斑斕的光,變成一個個有趣的光彩游戲。這些能讓人變得快樂的小細節,都體現在設計的細節里。
內部空間以白色為主,中庭以圓環路徑增加了建筑的流暢性和流動性,整體看著非常舒適。
地面利用色彩來突出空間的活躍氛圍,它更像是一個圓形的小操場,孩子們在這里能夠自由自在地奔跑玩耍。
頂部大大的圓環天窗,為室內環境提供了極好的自然光。透過天窗外天氣的變幻,孩子們還能看到不同的風景。室內一些空間的設計,設計師保留了哈尼族蘑菇屋的建筑結構,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建筑相融合,并置入當地特色藝術,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質感。
給孩子們留下了一個既有特色又現代的建筑作品,也更好地適應了當地孩子們的生活方式,不得不說真的太貼心了!迪卡幼兒園設計中心憑借“棒棒糖理想園”榮獲IDPA中日國際先鋒設計大賽2018年度top國際影響力設計機構、北京798藝術設計周金獎、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節“金外灘”最佳空間設計獎、IDEA-TOPS艾特獎西安賽區國際空間設計大賽——最佳文化空間設計獎。02
「北京——亦莊蒙特梭利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由ArkA Design團隊設計,是由一個擁有4層樓的開放式辦公空間改造而成的。
設計師將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與建筑設計相結合,根據孩子所需的比例進行改造,創造出一個更輕松、合理且安全的空間。
連接著每一層的漸變藍色大樓梯,與周圍的混凝土柱子和原木色樓梯扶手相搭,在樸素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醒目,為整個4層樓的空間增添了活力。
整個室內空間以簡約的設計風格為主,蜿蜒的曲線讓空間具有流動性。走廊被設計成多功能的開放空間,孩子們可以在走廊上隨意活動,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社交技能。
空間了運用大量的玻璃窗,有助于老師隨時觀察到孩子們的活動情況。
▲此項目圖片來源:ArkA官網、Archdaily03
「廣州——獅子國際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是由深圳VMDPE圓道設計團隊設計的,由一個老舊的倉庫改造而成。從幼兒園大門的設計就能看出它肯定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進了大門后,最吸睛的便是攀巖墻,喜歡攀巖的孩子們在專業老師的監督下進行鍛煉,這項運動比單純玩滑滑梯更有益身心啊~
室內的設計色調沿用了大門的原木色,并以模塊化的設計進行生產、拼裝,用簡單樸實的設計向孩子們展示出可持續性環保理念。
它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孩子們對“秘密基地”的想象,就像地下的螞蟻窩一樣,由一個個小路徑連接著一個個小空間,走在里面,簡直充滿了探索的樂趣。
為了解決空間有一面采光不足的問題,設計師利用門將空間分成了前后兩部分。門拉上后,前面陽光充沛的地方就是教室。
而后面則利用層高優勢,在高處安裝了一排窗戶,陽光透過窗戶灑向室內,增加了透光度,
對于孩子們使用的家具,設計師也特別用心。會特地選擇對幼兒友好觸感的建材,并且根據各年齡層兒童的身高定制尺寸。
空間內所有的電源插座與開關的設計也都定位在兒童接觸不到的高度。
人生需要很多把鑰匙,而幼兒園是開啟人生的第一把鑰匙,更是我們擁有審美能力道路上的啟蒙老師。除了平時老師課堂上教的關于美學的知識,周圍藝術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很重要。
曾經我們稱贊日本美學教育,稱贊日本幼兒園的設計,但如今再看我們國內的幼兒園,心中冉冉升起一種自豪感。因為我們的設計師們同樣也能做到以孩子為中心、以培養美學教育為目的之一做設計,而結果絲毫不比日本或其他國家的幼兒園差。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