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西門頭溝地區,山巒起伏,散落著很多古村落。雖然大多的歷史遺跡并未完整保留,但依山而居的生活方式還是延續到今天。
▼項目鳥瞰
東胡林村與企業的合作促使大家有契機在山上蓋一個小房子。在鄉村的諸多美好設想具體到一樁建造、運營的事務上時,不再是簡單的口號,而變成無數細節堆砌,哪怕半山坡的一個小房子也必然經歷種種坎坷才能在大半年后完整落地。▼房子的選址在村子的高處,視野極其開闊
▼建筑外觀
第一次去東胡林村正是深秋,在層疊的植物周圍,大大小小的房子由南向北排布,與京郊常有的建筑并無它異。房子的選址在村子的高處,是一塊獨立用地,視野極其開闊。在建造之前,這里也是村民的住房,但年久失修,也無法繼續保留。業主及當地規范對新建房的要求也比較明確,在建筑形式上必須尊重當地的整體民居風貌。▼軸測圖
建筑的設計概念簡單清晰,考慮到場地高差的特性,我們以常見的人字坡屋頂形式為基底,設計一個依附于山體,且層次分明的居室。雖說是居室,在總體的功能布置中,除了廚衛客廳外,并沒有設計過多的臥室,而是留有大面積的公共區域,給未來使用的人提供盡可能多的運營靈活度。它可以是個聚會的大客廳,也可以是完整的家庭式住房。
▼東側入口
▼主入口區域
為了讓房子更好得融入山體的巖石和綠色松樹背景中,一個深灰色調的形體在半山中呈現。三個錯層的人字屋頂分隔了空間的功能布局,形成的空隙也便成了山形的回應。房子在高處的緣故,各個方向的景致讓不同的開窗方式都能呈現有趣的視野,遠近相宜。
▼三個錯層的人字屋頂
▼深灰色調的形體
▼外立面細節
▼樓梯和平臺細節
從南側入口進到屋內,空間的高差也讓各個功能分區之間形成錯落區隔,有了一定的游覽動線。與此同時,屋頂的采光和墻面開窗配合,隨著時間推移產生的微妙變化,呈現了豐富的光感體驗。
▼入口玄關
▼屋頂的采光和墻面開窗配合,帶來豐富的光感體驗
中間最為開闊的活動區域沒有實體的界限,是一個向兩側延伸的空間,和下沉會客區相接處,一組靈活可變的書架加強了空間變化的可能,當空間全部打開的時刻,置身其中,房子也更好得融入自然。我們用最為溫和的板材和山中的質感匹配、平衡,讓居室內的體塊營造出有趣的形態,形成空間特有的設計語言。
▼開放的活動區
▼餐廚區
▼靈活可變的書架加強了空間變化的可能
▼會客區細節
沿木質樓梯步入東側二層的臥室區域,明靜舒適,視線透亮。包裹的木質飾面從一層的空間延伸至此,在建筑的人字頂下,這個獨立的空間也有了更多的邊界,但寬松的布局也讓人們在其中可以放松自在得體會在半山中的特有質感。
▼室內細節
回顧小房子的建造過程,這是一次并非常規意義上的“民宿”空間設計,讓穿過村落達到此處的人們大可以把它當作一個親近自然的驛站,也相信不同的人群會對這個居室有不同的解讀和體驗,在這里生長出有趣的故事。
▼場地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墻身局部
項目名稱:半山的居室 – 東胡林民宿
項目地址:北京門頭溝區東胡林村
委托方:京西文旅集團
設計公司:未來以北工作室
設計團隊:金波安,李泓臻,羅霜華,張敬一,宋緣圓
設計時間:2020.05-2020.08
完工時間:2021.06
占地面積:170平米
建筑面積:230平米
樓層:2層
攝影:未來以北工作室
材料和品牌: 樺木多層板/小左木業、肌理漆/ STO涂料、花崗巖/領勝石材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太n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