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彷佛對“完美”這件事著了迷,不斷地跟自己、跟外在較勁,奮力追求心目中的極致境界?只是經歷長時間的高壓狀態,人就像彈簧般偶爾也會疲乏無力,方才意識到所謂的完美,并沒有終止的時刻。
這時以“不完美、不對稱、簡樸”的意涵為要旨的侘寂美學,正好為飽受轟炸的現代人,筑一片遠離世俗的心靈凈土,該項目 132m2。 別于講求精致奢貴的質感,“侘寂”強調自然樸質,關注內心寧靜、滿足的生活哲學,松開我們習慣掌握一切的手心,放下執念,充分感受世界萬物悄然運行的迷人規律。有感于“從春夏至秋冬、花開至花謝,我們堆迭后皆回到原點”的琢墨室內設計,便透過作品“蝕光 Eclipse”一案,注入生命的隱喻,傳遞這份簡單靜謐的美好體悟。
“每看一眼都是風景,每走一步都是時間的生命力”。 空間分別從千變萬化的自然大地,蒼穹星辰運轉,以及時光刻畫的痕跡汲取靈光來源,鋪陳的設計脈絡,順應著生命本質綿延入內。“我們依載體、能量、訊息的三個維度,將時間轉換為空間,再將空間轉換為故事,讓光線、空氣與人自然地串連。”設計師以“蝕”為主軸,運用層層迭砌的量感,于深淺色調、物體輕重之間,將元素匯聚成大自然的模樣。
表現出不規則斑駁肌理的礦物涂料,先席上一層沉著的氣息,天花與壁面自然凹凸的形貌,宛如經歷了歲月洗禮過后所留下的美麗殘缺。形如蒼穹浮云的弧度天花,從隙縫里透出光,細微地圈繞人們生活,或柔和、或隱約,與寂靜的氛圍交織出浩大的空靈。
特地選用回收木材重置形體的家俱,自帶木質內斂不張狂,卻又滿具故事的觸感和刻紋。設計師描述到,“居住者彷佛座落于森林,輕輕呼吸,環繞著木香芬多精,為自己打造寧靜時刻,松解一天辛勞”。此外也達成環境永續,減少木材砍伐的循環理念。而公共空間到私領域的房間,皆藉由藤編單品來點綴樸實的風貌,似乎亦替居家增添了幾分文藝溫度。
在這不受外界干擾,一片簡單純粹的場域,所有物件的質地輪廓,被映襯得格外耐人尋味,光影也顯得豐富多變,緊密揉合了靜與郁兩種層次。即便只是個古董壺器,一支枯枝,一杯熱茶,一張單椅,在在都是令人心神向往的恬淡意境。因為完美、不完美都關乎于內心,當我們覺知到真正的滿足,體認到生命的遺憾無常,那屬于自己的光和靈魂的安定,亦即浮現在眼前。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