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在王維筆下
由心自在
安然于山水之間
看造化鐘神秀,同萬物生長
古往今來
人們總渴望于歸心谷澗
擇一處夢中桃花源
用山林的谷禾清甜
釀一壇醇香的美酒
醉的酩酊
山水的詩情,是波光粼粼的湖面,落日余暉的裊裊炊煙,書聲墨香綿連三百里。
當拋除雜念安然靜坐其中,且聽風吟,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
由心谷就將這詩情畫至漫山遍野,若要說是人間仙境過于抽象,說是世外桃源略顯單薄,這應該像初始的白帆,伴著山巔淡淡的霧靄,承載著心中的期許,去往心靈的遠方。
光,讓自然藝術溫馨明媚,是一切感受的主要來源。在餐廳的設計中,意大利FOSCARINI吊燈營造光與影的情感空間,將花道映照的輕紗幔帳。花器的靈感取自于祁連山的丹霞地貌,那些任由風沙打磨后縱橫交錯的刻度,將思緒纏繞,不知是人在景中走,還是景隨人流動。
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在《項脊軒記》中寫道“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簌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安然于山水之間的閑適生活,大概如是。
臥室以“禪意山居”為內核,加點綠意,為空間帶來盎然生氣,詩意也隨之油然而生。生活于此,像是胡適先生筆下“因樹為屋隨遇而安,開門見山會心不遠”一般,帶著自然深處的質樸與清純,成就一種返璞歸真的理想追求。
相較于下疊的詩情畫意,上疊用卡其色與藍綠色調融合,通過原木自然的色系營造質樸又富有藝術的溫度設計。如同向遠方揮手帶來的一陣清風,在繁盛之后收獲沉靜的力量,讓萬物回歸到內在本質,用窗外的桃紅綠柳澆灌出滿庭的好光景。
當生命開始萌芽,陽光擁抱的每一處都形態各異自由生長。
筆挺的蘑菇燈,造型奇特的四腳凳,同山澗巖石般原生的茶幾,像落葉一樣散落在空中的吊燈,簇簇的白色花朵像流動江河中濺起的水花......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而來,在透明如醇的陽光下,歡呼著,跳動著,最后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滿庭光景四時變幻,清晨時出門明亮如同撥云見日,黃昏時溫柔挽山河微風,午后時草絮飛入閑庭,寬曠的光影落在書的折頁上,靜坐冥想時仿佛又聽到了遙遠的風,以及風中蟬鳴蛙鼓和簌簌的落葉。
書房是靜心冥想之地,是內心探險的自由世界。設計師用原木與金屬的材質點燃原始森林深處的氣氛,勾起人向前方尋找道路的欲望,看似不規則的書桌透露著理想的建筑結構與嚴謹個性的審美觀。在置物架上,用簡單有趣的物件加載著豐富的生活故事。
臥室與兒童房都以“森林秘境”為主題,這是萬物生長的終極形態,這里散發著濃郁的松香,深深淺淺,遠近各異的綠色縱橫交錯,像一雙雙張開的手托著那些停歇在枝頭的生命,陽光像一縷縷金色的細沙,透過重疊的縫隙照射進來,斑駁的灑落在地上,就像是一副有趣的畫卷。
對于自然閑適生活的追求就像是一場修行,在整個別墅中,自然萬物的姿態與意境得到極致呈現,這是藝術,是文化,更是一種內心渴望的刻寫,讓人獲得復返自然的怡然快樂,以及山水之間的煙火溫暖,用一種由心自在的狀態,去創造屬于自己的廣袤森林,安然享受美好生活。
項目名稱丨清遠融創由心谷別墅?下疊
項目地點丨廣東清遠
項目業主丨融創中國華南區域集團
軟裝設計|深圳華墨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主創團隊丨熊艷華、古淑琴、鄺麗娟、歐登婷、黃巧貞
項目類型丨樣板房空間展示
項目面積丨142m2
設計時間丨2020.09
完工時間丨2021.05
項目攝影丨樂在拍lephoto / 假設計劃 陳小康
視頻制作丨樂在拍lephoto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