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絲聯店位于杭州絲聯166文化創意園,其前身為杭州絲綢印染聯合廠,建于20世紀50年,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絲綢聯合企業,也是當時亞洲第一大絲綢印染廠,鋸齒形廠房由前蘇聯國家設計院專家設計、德國人監工建造而成,至今仍完整保留。
▼蜜桃?絲聯店外觀
2007年,在老廠房的基礎上創辦了“絲聯166文化創意園”,杭州一大撥青年藝術工作者紛紛來到這里建立工作室,奔赴創業夢想,上演了現實生活中的《奮斗》。當時除廠區里遺留的一間小食堂外,缺乏配套。第一批入住園區的室內設計張健、平面設計陳飛波、工業設計汪浩與裘航,Solife家居吳永紅、攝影師張大鵬,以及園區方周青,大家一合計,自己開個咖啡館兼做簡餐,便民又利己。于是,各人紛紛獻上一己之力,“蜜桃”就這樣誕生了。從2008年到2022年,歷時14年,蜜桃開到第六家,又回到曾經出發的絲聯店,重新翻修重新出發。
▼2008年蜜桃的插畫與海報
▼2008年的蜜桃,老木板與舊桌椅,保留風機與管道
▼蜜桃?絲聯店室內概覽
永恒的大風機
The Eternal Big Fan
懵懂的孩子會好奇碩大的設備和機器上斑駁的痕跡。曾經,這里是亞洲最大的絲綢印染聯合廠;曾經,杭州的工人們都以能入職杭絲聯為榮。大風機是杭絲聯的象征,從1956年建廠開始,到2008年蜜桃誕生,直至今日,大風機都在那里,成為精神圖騰,是當年的、現在的以及未來的絲聯人的紐帶。本次設計中一如既往的保留。
▼2022年1月1日, 蜜桃老店新開,風機巋然不動,更有舞臺的儀式感
▼大風機與用餐區
▼大風扇與用餐區細部
▼ 風機是隔斷,背面是包廂,透過葉片空隙可以與大廳相望
陽光房的新生
Reborn of the sun room
透明玻璃房此前是最受歡迎的用餐區,本次改造中,蜜桃將其劃為獨立的咖啡與甜品區域,供客人們更專屬地享用陽光與飲品。水磨石地面,不銹鋼吧臺,還有一排精釀龍頭從混凝土中鉆出,難道也供應啤酒?其實,這是蜜桃即將推出的新嘗試。常有客人會因為咖啡的深淺、產地、風味而迷茫,這臺設備中備有6款不同的豆子,客人可以先一一品嘗,找到真正喜歡的風味后再下單。目前,這一模式正在研發中,希望不久就可以體驗。
▼改造后的陽光房,還有像精釀一樣的咖啡
▼用餐區吧臺
▼陽光房細部
大廳用餐區
Dining Hall
穿過咖啡區進入大廳,吧臺向內延伸,正好環島一圈形成用餐區的水吧,一條矩形燈帶在頂部環繞。墻面選用白色不規則幾何塊狀裝飾,與老廠房的斑駁墻面形成新舊對比和反差。
▼大廳用餐區概覽
▼用餐區細部
▼用餐區
巨型風管橫亙高空
Giant Pipes on Top
從大廳前往就餐B區,會看見許多巨型風管,設計中將它們悉數保留,儀表柜矗立在原始角落,生銹的閥門、斑駁的墻面、脫落的按鈕,處處顯現出工業時期的粗獷與硬朗,與精致的餐具菜品形成強烈的碰撞。
▼斑駁的墻面里透出原始的紅磚
▼古董椅的選擇延續了蜜桃一貫的環保與復古
▼保留風管的原始走線
洞穿墻體的超長餐桌
A long table through the wall
在用餐B區,有一面破損的墻體,曾經的風機早已不知所蹤,剩下巨大的空洞。設計中利用了它的稀缺性,打造出一張極具儀式感的跨墻體餐桌,長達8.5米,可容納22位客人共同就餐。這一設計概念從2008年初始,在2021年開業的華夏之心店里得到衍生,至此2022年回到絲聯店,又一次得到發揚光大。
▼面對巨型風機,筆直的燈管伴隨長桌穿越墻體,
在超長餐桌對面,建筑結構挑空兩層,地面就勢抬高兩階,玻璃吊燈從高空懸掛下來,客人可從兩側拾階而上步入餐位,有兩張對坐的沙發擺放在舞臺正中央,頗有劇場式的莊重感和儀式感。
▼餐位位于臺階之上頗有劇場式的莊重感和儀式感
▼超長餐桌對面的挑空兩層空間
蜜桃十四年
Fourteen years of Metoo Cafe
曾經,蜜桃源自一群文青解決吃飯開會的需求,
沒想到她慢慢扎根成長、開花結果。
2008年,蜜桃剛開業,我們躊躇滿志地奔向而立,
2022年,蜜桃十四歲,我們都已入不惑,
再有十四年,2036,我們都將過半百趨耳順,
那時,孩子們都已長大,
而蜜桃,是我們大家的孩子。
▼細部
項目名稱:蜜桃?絲聯店(又名金華路店)
項目業主:蜜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項目地址:杭州金華南路189號絲聯創意園內
項目面積:400平米
竣工日期:2021年12月
空間設計:杭州觀堂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團隊:杭州久維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燈光照明:杭州見合燈光設計事務所
空間攝影:黑水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