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零號灣行政服務中心位于劍川路與北側鐵路的夾縫地帶,毗鄰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由原劍川工業園地塊升級改造而成,這座優雅開放的建筑改變了原本劍川路沿線消極的街道界面。項目綜合公共服務、產權交易、會議會展、人才服務和孵化器等功能,即將成為引領上海南部科創升級的新引擎。
▼大零號灣行政服務中心,
Neobay Administrative Service Center ?朱清言
▼大零號灣行政服務中心區位關系 ? 立木
Neobay Administrative Service Center location
▼基地位于劍川路與北側鐵路的夾縫地帶,
The site is located in the gap between Jianchuan Road and the railway on the north side ?朱清言
▼屹立在混雜的城市背景之中,
Stand in the relatively chaotic urban base ?朱清言
設計遇到的最大挑戰來自于外部環境,劍川路沿線貨運交通川流不息,阻斷了基地與對面交通大學和零號灣的交流。同時由于周邊其他工業園區尚未啟動城市更新,零號灣缺乏高質量的公共空間。作為片區城市更新的首批項目,大零號灣行政服務中心需要在相對混亂的城市基底下創造一個適宜人們停留、辦事、交往的場所環境,將人們重新聚集起來。
▼沿劍川路立面,
Elevation along Jianchuan Road ?朱清言
▼片區城市更新的首批項目,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urban renewal projects in the area ?朱清言
▼通向會議中心,
To the Conference Center ?朱清言
▼建筑東側立面,
East facade ?朱清言
基地被僅有一側朝向城市道路,但行政服務中心的功能屬性要求十幾種相對獨立的功能及其相應的入口,其中還不乏大型會議中心。設計先以鏡面下的大臺階將主要的活動引入二層平臺,再以T型內院擴大建筑公共界面,使具備入口條件的區域增加了三倍。建筑以開放地姿態擁抱大零號灣,也展示著這個行政服務中心服務上海南部科技人才和科研創新的愿望。
▼入口與功能,
Entrance and function ? 立木
▼純凈優雅的公共空間,
Pure and elegant public space ?朱清言
▼建筑以開放的姿態擁抱大零號灣
The building embraces the Neobay with an open attitude ?朱清言
▼通向二層的大臺階 ?朱清言
The large steps towards the second-floor platform
▼立面細節,
Facade details ?朱清言
周邊匱乏的景觀使得建筑前廣場上的城市綠化帶顯得彌足珍貴,而二層以上的高度也是觀看風景最好的視角。三層的小露臺、四層的連續R&D辦公都因風景而產生,從相對混雜的劍川路上望去,樹冠之上,是一片風景的舞臺。
▼狹窄但珍貴的前廣場,
Narrow but precious front square ?朱清言
▼樹冠之上,是一片風景的舞臺,
Above the tree canopy, there is a stage over the landscape ?朱清言
▼頂層公共休息露臺,
Public terrace on the fourth floor ?朱清言
▼大零號灣行政服務中心頂視 ?朱清言
Neobay Administrative Service Center top view
▼總平面圖,
General layout ? 立木
業主:上海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方案設計:立木設計 L&M
項目經理:郭嵐
主持設計:劉津瑞、鄒明溪
競賽階段團隊:史培生、郭乾、張恩東
實施階段團隊:李偉輝、俞純昕、袁鳴、管浩廷
設計分析:龐思吟、劉一鳴
幕墻顧問:邱恒通
設計顧問:申鵬
施工圖甲級設計院:華建集團上海院
建筑攝影:朱清言、史培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