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是一個擁有近30年歷史的珠寶品牌,其高端定位和時尚路線引導著全新展廳空間的功能需求設定與美學定向:如何在同一空間內對價位懸殊的珠寶進行陳列,為多圈層顧客提供服務;如何讓空間更具包容性、做到“高端而不高冷”;如何使“老”品牌煥發新生,是F.O.G. 這次設計的三大挑戰。
▼門店外觀
對立與銜接
Contrast & Connection
F.O.G.首先通過分區和動線詮釋幾組對立與銜接。進門后,高級珠寶區映入眼簾,明確品牌定位;一轉身來到設計首飾和鉆石自選區,裝飾品點綴其間;位于前廳正中央穹頂之下的藝術展廳則用來陳列融合了品牌最新設計的藝術級定制珠寶。如此一來,人們既可以在相應區域選購,又能像游覽博物館般一邊漫步一邊欣賞高級珠寶工藝;原本分離的路徑由此交叉,實現空間使用率的最大化。
▼軸測圖
▼向室內一瞥
▼高級珠寶區
前廳深處,收銀臺和珠寶保養工作臺組成的過渡空間引入VIP室。這里藏有品牌頂級珠寶系列,空間影調與前場反差強烈。定制絨面地毯等大量軟質材料的使用賦予空間柔軟觸感,同時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保證空間私密性。造型獨特的Tacchini經典款Julep沙發和GUBI Pacha Lounge Chair讓人產生倚靠的愿望,可以全然將這里當做會客廳般的家空間。珠寶展臺則由大理石制成。
▼過渡空間
▼VIP室
石材與絨面,是堅硬與松軟的對抗;大理石天然紋路與波紋狀地毯圖案,卻又是自然與人造的貫連——讓人恍惚間仿佛漫步于銀河,寶石亦化作行星。
▼室內細節
穹頂之下
Under the Dome
石料和礦物經過琢磨、拋光成為寶石,既是大自然的產物,也是人類創造力的結晶。F.O.G.在設計過程中溯源寶石本質,試圖通過材料和顏色的運用以及符號的打造,反映其“璞真而稀有”的雙重特性,希望從感官維度和空間意象入手,削弱寶石與數值間的關聯,進而縮小不同人群與寶石間的距離。▼巨大的弧形穹頂作為空間的視覺中心
▼高級珠寶展示區
前場空間上、中、下層,若干擷自同一色系而質感微異的材料相碰撞;展柜布局規整,旨在弱化產品等級象征;材質使用和地面一樣的羅馬洞石,具有紋理豐富、質感粗糙等特點,呼應灰泥墻面。空間整體呼應大地、沙漠等廣大而委實的自然界意象,似乎在借用眼前空間以提醒人們那寶石曾所屬的時空。
▼藝術展廳
空間的視覺中心在于穹頂,某種意義上,它更是脫離天花板而獨立存在的裝置,是整個空間最具有沖擊力的記憶點。巨大的弧形穹頂在金色質感漆的包裹下,隨光線移動散發熹微光澤,接近莊嚴而并不凌冽。視覺上,穹頂表面并非完全平滑,分寸間的明暗差異透露著“華麗”與“內斂”的相互制約。
▼金色穹頂散發熹微光澤
反常規的珠寶店設計
Breaking with Traditions
項目多處采取悖于傳統珠寶店的設計手法。從外立面開始,F.O.G.便排除了開門見山的櫥窗展示方式,只在巨大幅面上設置少處開窗。項目位于昆明「公園1903」商業街區,這里放眼可見成片的法式建筑集群,也意味著門面需要足夠厚重才能在視覺上支撐起上方建筑,因此,F.O.G.追求含蓄、莊重而不乏現代性的表現方式。向內望去,展柜和穹頂隱約可見。▼設計示意
▼不同于傳統珠寶店,立面僅設置少處開窗
燈光方面,設計優先考慮人。出于銷售目的,傳統珠寶店常常是通明亮麗的,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顧客體驗,使人處于精神緊繃狀態。因此,F.O.G.有的放矢地針對展柜位置采取重點照明,一方面讓空間更加富有層次和意境,另一方面是品牌自信的體現。
▼重點照明使空間更加富有層次和意境
軟膜天花灑下的均勻燈光,如自然光照射在珠寶上,一個個展柜,亦是一個個空靈的小劇場。
▼展柜
▼室內細節
人類對珠寶的癡迷亙古存在,除了被閃亮物體本能吸引,更因為珠寶的美好寓意。這次項目中,F.O.G.在寶石的本質和張力背后尋找設計的答案,以此還原一份美好,打造一個不再被價碼裹挾、雅俗共賞的空間。
▼剖透視圖
項目位置:昆明
項目面積:280平方米
設計團隊:吳雷蕾,鄒德靜,宋禹正,詹迪,鄭宇,劉科妤 (實習)
軟裝顧問:張以傾
展柜定制:深圳市精奢品商業展具有限公司
燈光設計:璟祥盈照明
藝術品 (油畫):徐悲鴻,周春芽,王亞彬
攝影:言隅建筑空間攝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