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hand Practice丨多抓魚循環商店,上海
在上海布滿梧桐樹的安福路上,有一棟犬牙交錯的三層建筑,上世紀70年代為“上海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現今,這里是“多抓魚循環商店”。多抓魚成立于北京,名字源于法語“ Déjà Vu”的音譯,意為“似曾相識”,他們相信“真正的好東西值得買兩次”。
▼店鋪外觀,
Exterior view ? 胡彥昀
從線上虛擬平臺落地到線下實體空間,OFFHAND這次的命題是如何賦予這個空間直觀且具象的、符合多抓魚氣質的循環商店 – 即輕松無壓力的、有淘貨快感的、且富有手工感的尋寶之地。要實現以上目標,首先需要糅合書籍和服裝兩種截然不同的商品在空間中呈現統一的氣質,其次要打破“二手”店鋪在大眾心目中雜亂無章、破舊不堪,亦或是昏昏暗暗的沿街小鋪的刻板印象,同時擯棄傳統書店崇高神圣的儀式感和傳統服裝店精致有壓力的消費感。
▼改造前的外立面和走廊,
Existing site photos ? Offhand Practice
多抓魚提議順著建筑特色,將外立面縱向上一分為二,降低門頭的視線高度,與人更親近,從而吸引人進來。同時我們把原本緊貼馬路的入口往室內退了一個門洞的距離,形成一個帶有屋檐的庇護所。
▼改造后門頭,
Store front after renovation ? 胡彥昀
入口處的兩個搖搖樂則一下子帶你回到了童年,多抓魚的可愛之旅也就此開始。
▼入口區域,
Entrance area ? 胡彥昀
我們利用空間狹長的特點,設計了一個又一個的門洞分割出有層次的空間, 將一樓的長廊設計成展廳,用于多抓魚展示品牌概念及業務流程,一步一景的遞進關系也避免了讓人一眼望到底的無聊。
▼一層展廊,
Gallery on the first floor ? 胡彥昀
長廊的盡頭順著樓梯到二樓便是循環書店。項目伊始,剝除場地凌亂的表皮之后,空間的原有面貌便浮現出來——四周大面積地均勻布滿了上世紀80年代的特色窗洞。所以我們決定除了必要的功能輔房以外,不做任何隔墻,把充足的光線讓給商品陳列,以確保明亮輕松的購物體驗。同時為了放大窗洞的美,我們選用了極具手工感的廢料石材馬賽克作為窗框,把窗外的風景“裝裱”成了不同的畫。
▼二樓循環書店入口,
Entrance to the recycle book market ? 胡彥昀
▼循環書店概覽,
General view ? 胡彥昀
▼上世紀80年代的特色窗洞,
Window design from the 1970s-1980s ? 胡彥昀
好的空間底子具備了,那如何在其中承載數量巨大的商品陳列且讓人有輕松淘貨的快感呢?這時一個非常貼切的日常生活場景闖入了我們腦海中 – 提著菜籃子逛菜市場。這個場景幾乎滲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購物體驗輕松有趣又與人親近。于是我們選擇并改造了兩款常見菜場貨架置入空間內,使場景成立。開業一年,有網友在社交媒體評論道:“用挑蔬菜瓜果的方式挑書,有一種豐富精神菜籃子的感覺。”
▼“菜場貨架”式的陳列,
A grocery-like shopping experience ? 胡彥昀
書架的層板及收銀臺的原色松木,給人輕松質樸,溫暖天然的感覺;全幢樓的地面都使用了米白色現澆水磨石(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造價低廉、工序簡單和造型多樣,水磨石一度非常流行),讓人置身于一種似曾相識的錯覺里,仿佛又回到了那棟上世紀70、80年代留于時代記憶里的老建筑中。
▼室內細節,
Interior detail ? 胡彥昀
為契合多抓魚的環保理念和手工感,我們大量使用了天然石材的邊角料,經手工打磨成溫潤的約1x1cm馬賽克之后,再由現場師傅細心鋪貼至各處;同時從室外到室內,圓潤的形態貫穿始終,手工感便油然而生。
▼溫潤的馬賽克元素 ? 胡彥昀
Mosaic with a polished round off corner
多抓魚循環服裝店則位于整棟建筑的三樓。空間規劃上遵循和循環書店同樣的邏輯:即除了在兩個出入口處增加了一段過渡空間和必要的試衣間、備貨間以外,其他區域全部敞開,把所有黃金位置讓給數量龐大的服裝展示。同時衣架的細節設計延續了書架的特色,用圓潤可愛的簡單語言承托了2000余件不同品牌的循環服裝。
▼3層循環服裝店,
Recycle clothing market on the 3rd floor ? 胡彥昀
多抓魚希望給用戶帶來“effortless chic”的感受,即輕松的時尚感,無論是多抓魚品牌本身在這一年的經營中給予用戶的感受,還是我們所營造的空間體驗,應該都達到這種狀態了吧!
▼試衣間,
Fitting room ? 胡彥昀
燈光設計上,為了營造出一個輕松好逛的空間氛圍,我們選用了質優價廉的礦燈,均勻點亮所有的商品陳列區。
▼空間照明,
Lighting ? 胡彥昀
這個項目讓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設計過程中信息整理的重要性,如日本設計創意工作室SAMURAI的創意總監佐藤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一書中所表達的:遠景正處于實體化的過程,只存于客戶內心,摻雜了許多夢想和希望,尚未排序,是一個未經整理的狀態。所以要大膽向客戶提出假說,探索客戶的思緒,促使正確觀點浮出水面,才能進一步找到整理的線索。然后再琢磨擦亮本質,還原品牌應有的面貌。
▼座位和墻面細節,
Seating area ? 胡彥昀
多抓魚項目初期我們搜集到的信息是繁碎的,設計過程中不斷地刪減對于還原品牌面貌的無效信息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可以聽到多抓魚的用戶有 “這就是多抓魚應該有的樣子啊!”的樸實評價,在我們看來,簡直是最高級的稱贊了。
▼一層平面圖,
Plan level 1 ? Offhand Practice
▼二層平面圖,
Plan level 2 ? Offhand Practice
▼三層平面圖,
Plan level 3 ? Offhand Practice
項目名稱:多抓魚循環商店
設計方:Offhand Practice
項目設計 & 完成年份:2020.05 – 2020.07
施工時間:2020.09 – 2020.12
主創及設計團隊:袁愿,聶璇,李月,林宸西
項目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安福路300號
建筑面積:600m2
攝影版權:胡彥昀
合作方 (施工單位):上海佑特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客戶:多抓魚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