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最創新的室內設計思維
探索室內設計的新事物和新方法,催生設計創意,助推中國青年設計力。
本期看點:戶型改造
大家好,我是你們超級可愛的佳佳妹呀~
隨著住房用地越來越緊張,不少開發商也會推出一些異形戶型的住宅。
不規則戶型常常出現頂梁柱暴露、管道暴露、凹凸墻錯位等尷尬,疑難雜癥雖然不少,但如果設計師設計改造得好,異型空間反而能比規規矩矩的空間更加靈動。
01
「50㎡ 異形公寓改造」
這是一個異形公寓改造項目,位于烏克蘭基輔,由 Konstantin Kildinov 設計。在總面積還不到 50㎡ 的空間里,既要功能分區又要流線合理,戶型規劃難度較大。
▲改造前平面圖
公寓原本分割為四塊,但公共空間和私人區域沒有做分離,導致動線較亂,空間利用率低。
▲改造后平面圖
改造后,設計師拆除多余隔墻。通過修正異型的斜度讓布局更為合理,使整個空間也變得明亮開闊。
進門玄關處,用顏色分割區域。靠墻擺放著黑色鐵質衣架 造型簡約,不占地方,活動掛鉤非常實用。
衣架旁做了一小段隔墻,增置隱形區作為收納用衣柜。
用玻璃門將廚房封閉。
L 型廚房足夠 2 人用,鋪了白色大理石地磚與周圍的木地板作區分。
廚房頂部有排風系統,底部也有排水口。吊柜采用和墻壁一樣的白色,淡化墻面儲物的存在感。
吊柜底部裝有 LED 燈帶。
飯廳與廚房并聯,和客廳一起構成 LDK 結構。
客廳整體以巖石灰、實木色為主色調。再將冷棕、白色作為點綴,襯托出簡約高級的質感。
灰色麂皮沙發緊貼墻壁擺放,不浪費一點空間。雙人位和單人位組合成 L 型,可以根據需要變換位置。頂部射燈將柔和的光線灑在沙發上,營造愜意氛圍。
設計師用木飾面做了沙發背景墻,打破了空間的單一連貫,隱形燈帶高級感十足。
衛生間的門在衣柜旁邊,用玻璃門做了干濕分離。墻面粉刷意大利灰泥,極具顆粒感,防潮性好還不易燃。
白色陶瓷洗手臺造型立體,臺面寬大,好清潔。超大鏡面讓空間顯得開闊。
臥室的門是隱藏式的,位置并沒有正對客廳,私密性好,顏色相較客廳要柔和許多。
用軟包布飾面做床頭背景墻,加上木質造型格柵,營造舒適的氛圍。
靠窗擺放了一張灰粉色臥榻,可以眺望窗邊風景。
由于平面方案的差異,即使是同一個戶型,最后呈現的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另一個50㎡異形住宅,同一戶型能有哪些優化方案~
02
「50平米高層住宅」
概況:
50平米高層住宅,定位為85后,工薪階層。
設計要求:
有創意,當然面積就這么大。想要的很多,取舍也就有很多。整體方案比較生活化,構思是建立在功能之上的創新。
注意入戶門不可改動!
方案一
以酒店套房為設計構思,調整衛生間位置和衣帽間。洗手間位置有待深入探討,注重生活便利和質感。
方案二
家居布局及采光宜居,更有讓人融入其中的意境感。簡約的木質家具,流暢的線條,自然裝飾物。這樣一個自然純樸、安靜祥和的舒適之家讓人忘卻疲憊。
方案三
整體設計大氣、簡約,動靜分區清晰明朗。洗手間的設計與電視的擺放有待深入探討。
方案四
對于50㎡的小空間來說,保持干凈整潔、豐富收納空間顯得尤為重要。本方案通過修正異型的斜度,增置隱形區作為收納空間,讓空間更為實用。
方案五
此案例更偏向于將戶型定位為單身公寓,取消了客廳、餐廳等多余的區域,只保留了簡約的廚房。剩下的大面積空間留給了房間主人本身,整個空間顯得寬敞明亮。
方案六
客廳抬高200mm,臥室抬高100mm,讓生活區域與休閑區得以區分。客廳與臥室的高差也讓私密區與開放區區分開,空間劃分剛柔并濟,體現出設計師的兼容并包。
方案七
根據戶型結構及采光窗向的特殊性,首先對生活和休閑區域進行了區分規劃。將西南像面對湖景的最大采光面留給了閱讀區、西廚及客廳,將采光和風景相對較好的位置留給更需要私密性的臥室。
方案八
此案適合工作狂人,更多設計成就了一個書房。公共區域以多功能定義折疊臥床,將空間變化更加自由和寬敞。
方案九
采用了大量弧形設計,整個空間看起來十分靈動活潑,當然裝修成本也較高。
方案十
對臥室位置做了調整,概念性較強。洗手間干濕分區合理,可供兩人同時使用。因為小戶型常住人口不多,所以用簡單的伸縮吧臺代替了餐廳區域,較大程度的利用現有空間。
免責聲明:
以上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僅供學習研究之用,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