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Foreword
辦公空間從來被認為是效率至上的場所,辦公空間能發揮的作用功能不再是給你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那么簡單。在后疫情時代,我們試圖通過營造“有趣”、“共享”、“開放”的辦公空間,將辦公從虛擬世界中拉回到現實生活。
本項目業主紅鶴集團是品牌咨詢行業翹楚,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杰出的品牌營銷集團之一。作為一個“智庫型”企業,知識是其基石,密集的思維碰撞也是其日常。太湖石也稱學者石,充滿文化意涵,與企業形象不謀而合,而充滿活力的工作模式也似太湖石肌理中生機黯然的微環境。由此,我們提出“太湖石”作為統領設計的空間概念。
空間概念Space Idea
▼太湖石空間演繹 Scholar Stone Space Study
▼獨處間Think Tank
我們試圖將太湖石的自然形態歸納成模數化的建筑空間,并賦予其辦公空間的實用功能。太湖石 “透,漏,皺,瘦”的自然形態指導我們去營造空間:開放-圍合,洞穿-蜿蜒,擴散-聚集。加入人的活動后,更呈現出有趣的空間效果。
▼會議室前廳 Meeting Room lobby
▼獨處間Think Tank
▼會議室 Meeting Room
▼茶水間 Pantry
空間設計Space Design
項目位于北京上東雙子座,設計面積490平方米。入口處布置辦公大廳與會議區,結合絕佳的窗景,在此處打造復合功能的“紅鶴客廳”。
▼紅鶴客廳 Flamingo Living Room
功能定位上,“紅鶴客廳”作為樞紐空間連接左右工區及會議室,茶水間。設計手法上,通過設置地景臺階,將交通踏步,洽談區休息座椅,下沉圍爐,臨窗冥想室串聯進整個空間。進門處設置松樹景觀,作為空間精神堡壘,在不影響空間通透性的同時保證了洽談區的私密性。
▼公共走道 Corridor
▼會議室看向紅鶴客廳
Meeting Room towards Flamingo Living Room
▼會議室及公共走道 Meeting Room and Corridor
在外窗和紅鶴客廳之間設置可開合隔斷門。門關上時,臨窗形成靜謐的冥想室和臥趟休息區。通過幾步臺階到達下沉冥想室,冥想室內結合窗滿鋪松鱗和半人高的植物。讓走進這里坐下的人踩上自然的土壤,穿過花叢,置身在充盈的自然環境中,從辦公場景中抽離出來。
▼隔斷打開看到窗景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view
▼冥想室 meditation room
大廳一側設置講座區,配有電視屏幕及寫字板,紅鶴客廳地景臺階座位延伸至會議室外側圍繞講座區,在講座時員工可圍坐在周圍形成可容納30人的臨時會議廳。
會議室外墻在視線高度以下區域采用透明玻璃隔斷,將更多陽光引入狹長的走道,同時在不打擾會議室的前提下降會議室占用情況很自然的告訴來訪者。木質吊頂從大廳延續繞空間西側,形成一個挖洞空間,茶水間便坐落于此。從紅鶴客廳延伸過來的座椅在此變成茶水間的休息區。
▼通往茶水間走廊 Corridor leading to pantry
▼茶水間Pantry
▼講座區 Lecture area
我們在開放辦公區設置了大量的討論區,以滿足業主高討論頻次的需求。討論區的形式多樣:結合工位設置寫字板,站立寫字區,獨處間(小型討論間)等
▼開放辦公區 Workplace
▼茶水間Pantry
材質Material
在材質的選擇上為了打造宜人交互的辦公空間,大膽的在入口大面積的使用了大量原木元素,與入口景致和窗外的自然景觀一道形成頗有東方質樸的空間基調。
地面則使用了中灰色亞麻地板延展至各個辦公區,與立面頂面的木色和白色元素既是對峙相逢的碰撞關系也是凸顯景致的和諧底色。同時我們合理的復用了業主保留的舊家具及老木頭,和諧的和新空間共存。
▼復用家具與新空間共存Reuse furniture and new space coexist
項目名稱:紅鶴集團辦公空間室內設計
項目地點:北京
設計面積:490㎡
完工時間:2022年5月
設計公司:里外工作室 Within Beyond Studio
主創設計:張哲
空間設計:王歡歡,杜月,楊軼帆
施工方方:西橋設計
攝影:朱雨蒙
客戶:紅鶴集團
撰文:張哲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