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私宅
-
游走鋪陳著陽光的空間
靜觀細微處愜意瞬間
自然續寫著空間與居者的共鳴
本案的男女業主是一對年輕的85后夫婦,他們是做互聯網教育的,交談間總會散發出一種讓人舒適的文化氣韻,房子最初的形態在我們的心里也就有了一個朦朧的樣子。規劃初期就考慮到會有寶寶,所以保持原始的三居狀態,完全符合對未來居所的規劃。男女業主一致希望打開客廳和餐廳,讓公共活動區域成為家庭核心區域,所以我們通過玄關伊始的懸浮柜體延伸并貫穿公區,來增加核心區域的視覺層次與互動性,讓空間更加流動的同時也能夠提供陳列與收納的復合功能,在視覺上干凈、沉穩且舒適,流轉的動線連接區域間的關系,光線也隨之進入生活給予生活最原始的狀態。
空間自然流動
-
玄關
入戶玄關、天花、地面以及墻面柜體使用了統一的木材,去打破冗長的空間消極感,從外到內是空間過渡亦是情緒過渡。沿著右墻是連接到客廳的電視柜,既滿足入戶玄關和客廳綜合的收納和展示,又帶來的是視覺上的統一觀感,柜體的上下方都內置隱藏燈帶,延伸空間的同時,豐富著空間的體驗。
-
客廳
由玄關轉角延續的柜體連接著客廳的懸空電視柜,補充儲物,保證空間一致性。融合業主從事教育的背景,我們在這個家里植入了一個小記憶點,關于時間的記憶點,在電視柜的右上角上定制了沒有刻度的時鐘,他們早已把時間把控變成了一種習慣、印記或是符號,既是一種紀念,又是空間的靈動的點綴。
平行而至便是開闊地餐廚一體,客廳、餐廳、廚房三個區域既保持聯系,又能在各個區域,提供相應的功能服務,整個公區的互動性極佳。
-
餐廳&廚房
為了保證室內設計合理化,我們大膽的進行了一個復合性空間改造,將之前采光較差的廚房墻體打掉,做成開放式廚房,廚房、島臺、餐廳相連接,原本擁擠的區域變得寬敞舒適,自然光也能夠最大程度延伸到了廚房,
同時餐廳就餐是也能夠與客廳產生聯動,符合他們對大公區互動的一個期許,在餐廳和客廳的連接處,我們設定了隱藏的玻璃移門,極少數需要爆炒時,可以關閉起來阻隔油煙,大部分時間是開放的狀態,能夠保持聯動。
生活悠閑隨意
-
主臥
在改造的時候其實有一個小困難,客衛與走廊部分的管道,不能拆除,影響入戶體驗。所以我們做了弧度包裹,自然過渡,天花造型順延,解決了這個小阻礙。
進到主臥室,是對休息空間的整體性規劃,在飄窗臺上增加了抽屜柜,靠墻增加衣柜補充收納空間。
-
書房
進入臥室和書房的走廊,會較窄些,所以回歸比較純粹的單色墻板,進行簡潔呈現,希望空間可以變得干凈。書房對這個家庭來說,其實是成長型空間,我們預留的單人休憩空間位置,現在是男女主人處理工作的一個空間,也可能會是家人朋友留宿的空間,未來則是他們孩子成長的空間,空間伴隨家庭狀態共同生長。
-
父母房
男女主人的父母會來居住,幫助他們帶孩子,所以父母房的整體較為克制穩重,營造出一種舒適感。臨窗的收納桌做了一體的收納柜,形成高低差,增加空間的靈活感。抬眼望去,隨時能夠觀賞窗外的風景。側墻的衣柜,能夠充分滿足應季衣物的收納。
-
衛生間
主臥獨立衛生間,將洗漱臺外置增加洗漱用品的收納空間,以格柵和霧面玻璃的組合保證私密性,同時將南向的光盡引入主臥衛生間內。
空間延續著顏色層次、材料表現、觸感差異構建起特別的品質感和靜謐感,從每一個微妙的細節中感受,再以舒緩的語言慢慢敘述,在空間里沉浸、釋放、思索為家帶來全新注釋。
改造前:
房屋原始格局單一,動線無序;走廊狹長占用空間面積;空間層高限制;空間功能區域分布不合理,餐廚區域面積過小且閉塞,互動性弱;衛生間無光且不通風;全屋儲物不足;無法承載屋主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改造后:
1.客廳電視柜的設計一直延續到玄關位置,以曲面轉角的形式延伸,是設計語言上的統一,也是空間關系上的串聯和引導。
2.層高的限制影響下天花的高度,需要平衡下天花的使用面積,同時也要保證有足夠的空間預留給新風空調設備的安裝。
3.重新規劃餐廚空間,打開封閉空間,結合餐廳組合排列,增設餐島臺高效利用空間,日常烹飪就餐時,能夠增加家人間生活上的互動。
4.主臥衛生間采光及私密性的平衡,衛生間面積與臥室空間面積取舍,以及收納空間的增加。
項目地址|中國 北京
室內面積|109㎡
完成時間|2022年10月
設計總監|張威
設計團隊|彭凡安 孫海宇
文案策劃|雪靜/T.E.N DESIGN 行十設計
項目攝影|立明(LI MING)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