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白空間設計 | 3個好友租下千萬豪宅,120m2不要臥室,全做客廳,賺了
家的簡介
在美國社會學家Ray Oldenburg的“第三空間“概念中,他將人的日常生活劃分成了三個空間緯度:
我們日常居住的“家”是第一空間,第二空間是指我們的工作場所,而第三空間,則是一個能夠滿足社交、娛樂的場域。
在第一和第二空間里,你可能需要扮演生活中的各種角色,女兒、母親、妻子、員工...
但在第三空間中,你只需要做自己。
我們的業主周女士在北京核心地段,租下了這套120m2的千萬豪宅,和兩個好朋友一起,耗時4個月將其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第三空間」。
在這里,他們可以圍爐夜話、晚酒早咖,聊熱愛的音樂,跟朋友們體驗“另一種生活”。
戶型:1室
面積:120㎡
房屋坐標:北京朝陽
裝修花費:50萬
設計構思
這套房子最初被租下來就不是為了住,周女士更希望能將這里作為家和公司之外的私人場所,空間要更強調互動性、靈活性和趣味性,同時還要像家一樣,能給人歸屬感和心靈的慰藉。
業主的訴求,與第三空間的概念不謀而合,我們的設計也圍繞「第三空間」的特征來構思:
① 強調交流與互動
第三空間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產生有趣的交流。
所以能看到,我們盡可能的將空間全部打開,中規中矩的套三戶型,最終僅保留了一間客廳和一間娛樂室兩個主要區域。
業主跟朋友們可以在客廳沙發暢所欲言,即便是在派對狀態下,陽臺的休閑區和窗邊雙人吧臺,也能讓三兩好友親密對話。
②注重氛圍,要舒適而平易近人
這里因為更多是夜晚使用,所以在氛圍的營造上我們用到了燈光。
整個空間采用有層次的多點位布燈設計,各功能區獨立布控開關,業主能根據空間的使用狀態隨意調配。整屋在3000k暖光源的加持下變得柔軟而溫暖,即便是幾天沒回去,在點亮燈光的瞬間,也能感受到空間的熱情迎接。
周女士和幾個朋友們都很喜歡音樂,既然沒有時間天天去live house,那不如自己造一個。我們在娛樂室做了一個小小的舞臺和觀眾席,同時,墻地填充隔音巖棉,解決隔音問題。
在第三空間的概念中,人與人的交流是純粹而平等的,所以我們將舞臺做了適當抬高,坐在舞臺對面卡座的人,與舞臺上的人會是平視而非仰視的關系。
③ 空間本身也要具備趣味性
原戶型是個比較規整的空間,哪像這樣的戶型,視線往往會是單向的,但當我們將室內全打開后,一進門空間會變得一覽無余,缺乏趣味性。
所以我們在門口增加了一組移動柜,兩組柜體的擺放形式剛好形成一個夾角,通過夾角的縫隙能看到吧臺最精彩的部分,繞過柜子進入室內,豁然開朗。
柜子底部安裝萬向輪,當業主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時,可以隨時將柜子挪至其他區域。
同時,空間內還有很多鏡子,這里一部分是考慮到業主本身有瑜伽的訴求,另一部分鏡面元素能夠在視線上讓空間得到延伸,有了鏡面的穿插,空間會更具趣味性。
戶型圖
改造前戶型平面圖
業主在找到我們時,其實已經更換過兩位設計師了,房子也經過了大刀闊斧的拆除工作。詳細溝通下來之后,我理解到業主對于空間氛圍的高需求,同時也希望最終的呈現能夠偏美式風格一點,所以我們一拍即合,敲定方案就開工。
改造后戶型平面圖
我們保留了兩個廳的空間結構,兩個主要功能區由一扇雙開門串聯。能看到,我們在原本規整的開放式空間內,利用斜角切出了不同的功能區,比如吧臺、舞臺和卡座,斜角的空間設計主要是希望能夠增強視線的延展性,增強空間的互動感。
針對拆不掉的邊角區域,像娛樂空間舞臺區域靠窗的位置,我們利用一組異形卡座來提升空間利用率,新增分離入座區。
像舞臺對面的異形卡座,斜角結構剛好是正對雙開門的,坐在卡座上也能隨時看到客廳吧臺區域的情況。
考慮到業主的風格偏好,我們選擇了顏色偏厚重的護墻板,搭配非常規涂刮的肌理感藝術涂料來奠定整屋的美式風格基調。
同時,以居中對稱的雙開門設計強調儀式感。
改造后的空間,各功能區關系親密而又相對獨立,開敞的室內環境讓交流變得輕松,空間的使用也更加靈活。
Chapter 01
玄關&客餐廳
客廳的布局更多是呈現了一種圍合對談的形式,極具靈活性的模塊沙發讓這個空間的功能變得更加靈活。會客場景下,沙發分開布局,最多可容納10多個人,方便業主和朋友們圍爐夜話。
我們在電視墻區域預留了投影幕布的位置,考慮到美式風格的對稱關系,我們在幕布左右兩側各做了一組厚度約25公分的柜子,解決基礎的雜物收納問題。
客廳視角看入戶區,能看到大門左右兩側我們結合空間結構,做了兩組厚25公分的柜子,考慮到空間的整體性,壁燈是直接掛在柜子側面的,讓柜子也變成了空間裝飾的一部分。
觀影模式下的客廳,沙發合并,面對電視墻而坐,空間內的燈光僅保留窗簾盒內的一條燈帶。
客廳以電壁爐代替真火壁爐,滿足業主“圍爐夜話”的初衷。偌大的客廳內,三五好友,喝酒聊天,在壁爐影影綽綽的火光中,人與人的關系也變得更加親密。
原客廳連接的小陽臺,被改成了雙人位休閑空間,我們結合窗戶在陽臺四周做了半高的開放式書柜,通過地面的局部抬高,在開敞的空間內限定出一個相對私密的獨立功能區。業主希望在不破壞開放式公區環境的前提下,也能有一個相對私密的區域來滿足不同的交流場景,所以我們在陽臺外面新增了軟簾,既是窗簾也是隔斷。
小區的樓間距很近,窗外也沒有動人的城市夜景,所以我們索性利用木百葉將窗戶“隱藏”,白天不影響正常采光,夜晚拉起百葉簾,保證隱私性的同時,也能讓空間看起來更整體。
Chapter 03
廚房&吧臺
餐廚的距離很近,我們沒有將廚房做成常規的開放式布局,而是在廚房外面新增了水吧臺,以滿足業主“晚酒早咖”的需求。
兩種使用狀態下的吧臺,通過燈光氛圍的切換,完成功能狀態的切換。這里的吧臺是用鋼結構+歐松板搭建的,外層貼巖板代替大理石,整體造價會比石材要低一些。
吧臺主要是調酒和咖啡功能,上下兩層臺面的設計,方便外側搭配吧臺凳設置落座區。
為了增強廚房與客廳的互動性,我們在這個空間做了雙入口的設計,一側就是正常的進出口,另一側門內則是杯架和儲物柜,不用進入廚房內部也可以取杯子。
因為有了這個門的存在,不是開放式廚房,里面的人與外面的人也可以有交流互動的體驗。
吧臺另一側,一整排玻璃酒柜為業主的藏酒提供了充足的展示空間。
Chapter 04
娛樂空間
娛樂空間由舞臺卡座、雙人位吧臺、鋼琴組成。我們結合窗戶的位置定制了一個類似盒體結構的異形卡座,卡座內設置儲物空間,藏下影音設備和線路,保證空間的整潔度。
窗邊的雙人位吧臺,可以是熱鬧派對的中轉場,不管是獨酌還是佳人相伴,此情此景都美艷不可方物。
吧臺本面就是鋼琴曲,有好友、有音樂、有酒,或許就是第三空間最理想的狀態。
Chapter 05
衛生間
衛生間除了壁燈之外,我們還做了一個星空頂,作為空間的補充光源。
這個空間因為主要是晚上使用,同時又是一個相對昏暗的燈光氛圍,當使用者從外面進入到衛生間時,突然打開比較亮的燈光眼睛短時間內會很難適應,所以我們希望能有這樣一盞常亮的光源,它在負責氛圍的同時,也能夠讓使用者在進入衛生間時第一時間提供光源,給眼睛一定的適應時間。
壁燈滿足空間日常使用的功能性照明需求,三面鏡的設計也是為了方便女士補妝。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