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項目完工后,我們都會思考“為什么最初選擇這種設計方式”。與大師不同,我們并非通過引經據典,而是初次見面的印象;在面對當前需要賦予“新身份”的項目時,我們主要思考的是時間的痕跡,四季更迭,人群來往。我們汲取這些風景,借用這些故事,然后思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個項目的“新身份”將呈現怎樣的“妝容”;
▼建筑外觀
▼庭院和入口
“介入”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許多建筑被遺忘在角落。而這座仿古建筑就是其中之一,位于柳泉濕地公園內,主體建筑是二三十年前公園的附屬設施。上一次的繁忙,大概是10年前,當時是一家特色餐館在運營,然后它被封鎖了整整10年。在一個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它可能經歷了多個不同的角色(有點像人生),在時間的洗禮和角色的轉換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化。突如其來的介入,是好是壞?很多時候難以預知,但有了一些改變的機會,總是充滿著想象和期待。
▼建筑原貌
▼外部庭院景觀
▼建筑外觀
▼庭院細節
“改變”原始的建筑,盡管使用了大面積的玻璃,但整體上仍呈現出沉悶和老化的感覺。在這樣一個充滿生氣的環境中,我們希望使其更加輕盈。考慮到采光通風以及應對不同季節的場景,我們設置了一個可開啟的外墻系統。同時,在不同區域采用了不同的內外界面方式,使建筑內部能夠感受到不同的室外場景。
▼可折疊的窗屏
▼閱讀區
▼氧吧閱讀區
▼可開啟的外墻系統
“書里”一座建筑由于燒烤而在區縣中突然興起,主體建筑將以“城市書房”的身份向外界展示。內部結構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只保留了承重部分,包括樓梯在內的動線進行了全面規劃。這樣整個建筑在內部是一個舒適流動的狀態,動線是整個空間的靈魂,以某種方式引導步入者感知空間的脈絡,喚起他們對探索的欲望,這也是設計的樂趣所在。
▼剖面透視
▼入口
▼中庭
▼中庭
▼中庭天頂
負一樓的產品架一直延伸到一樓的書架,兩層之間的樓板采用了可上人的玻璃替代。在“樓上樓下”的空間感上,兩層之間可以進行視覺交換體驗,同時負一樓的黑暗環境也被光線點亮。
▼懸空書廊
▼B1懸空書架
▼B1森林閱讀室
▼咖啡操作臺
“編織”進門口的竹編書架成為第一眼的焦點,藤編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在玄關之后的閱讀區和旋轉通道中若隱若現。在有限的進深空間內,既增加了一定的空間層次感,又不會因為入口的緊湊而顯得倉促。
▼竹編書架
▼B1懸空書架
▼曲面書架
設計中的“表達欲”體現在近期的一些觀點上,嘗試了不同的材料,構思了新的結構,想要進行分享。通過這個空間的傳遞,來訪者是否能夠抓住設計中想要表達的情緒,是對這個設計寄予的一種期待和成就感。
▼二樓
通往二樓的通道隱藏在一個書架內,二樓的窗外充滿了綠意。藤編、木質、混凝土、金屬、玻璃、紅磚等材料被借鑒自建筑原有的“紅磚”,支撐起書籍的“木質構造”,拆除墻體后填補上的“混凝土結構”,通過偷窺風景和引入光線的“玻璃”,以及柔化空間硬度的“竹編”,還有需要光澤的“金屬”,這些材料在整體設計中各司其職,共同打造了一個安靜、充滿氧氣的書房,靜候來客。
▼路徑
▼二樓通道
▼會客廳區域
▼會客廳室內
▼2F會議室
▼木與混凝土
▼B1平面
▼1F平面
▼2F平面
▼立面圖1
▼立面圖2
項目名稱:書里書外
項目類型:商業
設計方:直距設計
項目設計:徐俊偉
完成年份:2023年5月
設計團隊:舒之捷,施維
項目地址: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建筑面積:1050㎡
攝影版權:Andy, William.X
合作方:泰州澳洋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客戶:天空之橙
材料:水磨石/肌理漆/不銹鋼/紅磚/水曲柳木飾面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