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辦公空間的特點
LOFT的定義要素主要包括:高大而開敞的空間,上下雙層的復式結構,類似戲劇舞臺效果的樓梯和橫梁;流動性,戶型內無障礙;透明性,減少私密程度;開放性,戶型間全方位組合;藝術性,通常是業主自行決定所有風格和格局。
在經濟層面上:高層高=高空間+高利用率
許多LOFT空間是由舊廠房或舊建筑群體改建而成的,原有廠房建筑室內的空間層高一般在5、6米左右,有的甚至達到十幾米的高度,遠遠高于普通建筑的層高,業主可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空間上的分隔和夾層處理。分隔成上下層使得套內建筑面積增加,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在城市辦公場地租金日益昂貴的今天,這種高利用率的空間大大減少了企業的運營成本,為多數業主所接受。
在精神層面上:追求個性
租 用LOFT空間的多為創意產業類的企業,如廣告公司、設計工作室、美術攝影機構等。LOFT商務空間的室內層高普遍達到5米以上,可利用豐富的垂直空間,在下層的辦公區上搭出復式的上層空間,分隔出獨立的會議室、單間辦公室和開放的接待休息區,并且用精致的樓梯連接上下層。這樣的空間充滿了跳躍性,跳脫出普通平層辦公室帶來的空間枯燥感,人的心靈能夠獲得較為充分的釋放。
LOFT辦公空間的功能劃分
LOFT辦公空間改造是將原有的相對枯燥很多的工業廠房空間轉換成人性化、精細化、生態化,并能滿足各種現代辦公模式的空間環境。 在進行室內設計時,平面的空間布局和交通流線設計一定要滿足企業辦公的功能需求。
(一)工作空間
根據現代辦公空間的理念,LOFT辦公空間中開放辦公區域作為群體工作的場所,應“強調打破傳統的職能部門之間的隔閡,促進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認識和良好的互動,建立合作精神” 。所有的空間布局都應當以增加空間利用率和家具使用率為原則。
(二)交流空間
辦公室里的人們仍需要與他人溝通,以緩解長時間工作造成的孤獨感與精神壓力。辦公室交流空間的設計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一方面,可以在開放辦公空間中設計小型的半開放空間,配備小型的圓桌和坐椅,以及網絡電訊設施;另一方面,茶水間、閱覽室等傳統概念中的附屬空間在滿足自身功能需求之外,也可承擔起交流空間的職責。
(三)流動空間
流動空間包括走廊、通道等非工作區域。為了促進人們的交流和協作,應盡量消除通道與辦公區的界限,將通道等附屬空間與辦公空間和交流空間相結合。可以在流動區域內設置舒適的休閑設施、配套的網絡信息設備,增加工作的自由度,從而提供即興的聚集地,使辦公環境更靈活。另一方面, 可利用通道中的藝術陳設等視覺裝飾及色彩給人們形成一種“體驗”,加強對室內環境的視覺感受。
評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