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修行者 于 2016-1-5 19:22 編輯
設計單位:北京凱泰達國際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設 計 師:李珂
參與設計:黃三秀
項目地點:河北廊坊大城
項目用途:展覽展示
竣工時間:2012年11月
面 積:6000平方米
造 價:800萬
主要建材:深灰色地磚、軟膜燈箱、豐鎮黑燒毛面大理石、深灰色鋁板、松木
云水禪心 悅見悠然

大城,長長的街道兩側一棟連著一棟的中式建筑,其間一棟最原始的混凝土結構方盒子在當中尤其顯眼,簡潔的只剩下最本真的東西。建筑的主人,曾邀請去參觀過很多中式的展廳。中式的符號直白的擺在那里,赤裸裸的彰顯著“我,就是中式”。

總想著見過的這些中式的家具,表現出特有的“靜氣”和“禪味”,而絕無“火”、“燥”、“露”、“俗”之氣,都具有無煙火氣的形,超塵脫俗的骨,嫻靜閑逸的情和寂寥空靈的味,一幾一案能讓文人墨客們為之澄懷凝神,靜觀默想。要造一個館盛裝這份氣質,最恰當的,想只有這濃濃的禪意,讓來者體驗這份久違的本心。

禪本無言,卻有無限的意義與無常的感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對禪的詮釋。
在這個近6000平米的建筑里,進得大廳來,左右對稱8米4的白色背景上,放大的圓形木格窗透著背后景致。

挑空處原始的一條樓梯直通向二層,最終這條樓梯被拆除,在挑空的左右兩側新加建了兩處樓梯。
大廳中的《富春山居圖》背景,在深色木格柵的背后靜靜的散發著柔和的光暈,無用師卷的布局、筆墨、意象與我們所追尋的禪意相得益彰。黑灰色的地面,隱隱反射著光、影、景。

整個展廳的流線分布采取的每個小空間自成一景,卻又我中有你的形式。禪的精髓在于“不說破”,留給他人思考的余地。

虛實結合,透過白墻上深色的格柵影影綽綽一瞥背后的光景,蜿游其中,欣賞木器之精美。一件件打磨溫潤的木器站在那里,互相遙望,似有低語,似有婉唱。
圓形的木窗在二層的空間中有序的出現,站在一端望向另一端,層層疊疊,步移景異,無數的可能性,時而消失于白墻,時而隱沒于虛空。
其間味道,自知語言無法盡全其味。暫不論什么是造型,什么是美學,只需懂得生活,深淺自知,禪意盡顯。
三層東西兩端各有一宅,一條長長的連廊相互連接。廊子沿街一側設為木器展示,另一側則連著特意填土造壟的場地。瓜藤隨意攀爬,壟畦之間隱藏了主人的田園情懷。

晨光熹微抬目遠望,果園荷塘掩映在霧靄之中。一泓水,一片葉,一粒沙,一枯石,細微之處游山水,悠然之間品禪心。

評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