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節目結束,我又重新回到原有的生活軌跡。工作越來越忙,時間越來越少。但設計的初心,從未改變。因為這份堅持,我接受了《夢想改造家》的第三次挑戰。
——王平仲
>>>東方衛視打造的《夢想改造家Ⅰ》出書啦!新書首發,1000張現場施工照片和設計解析!<<<
此次東方衛視立邦《夢想改造家》欄目來到上海一個“紙片樓”里的家
小馮一家住在一棟“怪房子”里,
你要問,有多怪?
房子總體呈三角形,面積為25㎡,
最寬的地方有6米,
最窄的地方卻只有0.2米。
從某個特定的角度來看,
薄得好似一張紙片。
▲小馮家所在
改造前
▲這個呈三角形的家,內部架構也充滿了三角,戶型遠遠超過了馮家人的規劃能力,生活也活成了一場通關游戲。
生活是一場通關游戲
關卡1——尋找衣物
▲因為家里的儲物空間有限,積攢了二十多年的衣物都用紙箱子打包著,找一件衣物馮媽媽都要翻箱倒柜。
關卡2——穿越雨區
▲馮家的廚房,和其他空間并不相通,需要經過一段露天的區域,下雨端菜都要自制人工雨蓬。
關卡3—— 蚊蟲大作戰
▲馮家西側的窗口下方,是整個小區的垃圾堆放處。一到夏天,家里就蚊蟲肆虐,吃飯也無法安生。
關卡4——用生命晾曬
▲洗完衣服,馮阿姨必須穿過臥室,爬上樓梯,通過閣樓,跨越重重關卡,才能到達曬臺。曬臺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稍有不慎就會有從四樓摔下去的危險。
關卡5——摸黑障礙賽
▲女兒原本住在閣樓上,有次頭觸到房梁暈過去摔下來,馮阿姨嚇壞了,于是一家三口都睡在樓下原本就擁擠的空間里。
▲除了這些,馮家還面臨著閣樓隨時坍塌、天花滲水、保溫隔熱差、室內空氣不流通、采光差等等一系列問題,每天在這樣的房子里,從早折騰到晚,讓馮家人耗盡精力。
改造需求
▲夫婦和女兒都有單獨的空間
▲廚房納入室內
▲解決閣樓可能坍塌的危機
▲擴大儲物空間
▲解決馮阿姨用生命晾曬的問題
▲解決采光、通風、保溫、蚊蟲等問題
本期夢改設計師
前兩期立邦《夢想改造家》邀請到了長腿暖男設計師——王平仲,改造奇葩戶型,尤其是上一季夾縫中的家,創造了改造奇跡。Ping也成為人氣超旺的夢改設計師,此次節目組再次邀請他改造“紙片屋”。這次,他又會帶來什么樣的驚喜?
改造后
▲一樓前后戶型對比圖
▲設計師將最大的空間區域分割成衛生間、客廳、廚房;尖角的衛生間改為主臥,原來的廚房空間則變成了多功能室。
入戶處


▲設計師將門向東移了1米,與鄰居家的廚房分離開。白色、黑色、深木色的色調搭配,讓整個空間顯得寬敞明亮。
▲設計師親手篆刻的馮宅門牌,古樸韻味中,又透著一絲現代的氣息。馬的那一橫下是一只可愛的小貓咪哦。
▲玻璃屋頂讓整個空間通透無比,鄰居家的廚房也被一起改造。
客餐廳
▲改造前:不到15㎡的屋子,囊括了餐廳、客廳、書房、臥室的所有功能,擁擠又陰暗。
▲改造后:玄關處采用了橙色來點綴,讓家更具靈動性。可伸縮的鞋柜,拉開了就是玄關凳。
▲三角造型的沙發下,隱藏著一張三角形餐桌。餐桌的高度,可以根據需求,任意調整。
客餐廳全景
[attach]616933[/attach]
廚房
▲改造前:廚房與整個空間不相鄰,狹小擁擠,冬冷夏熱。
▲改造后:廚房采用了L型的布局,利用轉角的設計,大大節約了空間,形成了洗、切、炒的工作區域。
▲在通往客廳的地方,設計師利用兩扇移門作為阻斷廚房油煙的屏障,營造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廚房空間。
主臥
▲改造前:和餐廳、客廳、書房等共用區域,一家三口擠著睡。
▲改造后:原本是衛生間的區域,設計師改造成了夫婦的臥室。床下的儲存空間,解決了收納問題。通過翻折可以變成單人床、雙人床。
▲主臥全景照
▲原來用于儲物的最尖角區域,王平仲打造成了專屬于馮先生的小陽臺。他可以吹著小風,喝著小酒,欣賞城市的景色。
一樓衛生間
▲改造前:整個衛生間不到5㎡,卻被硬塞滿了廁所、鞋柜、盥洗、淋浴的功能。
▲改造后:衛生間被清晰地分成了廁所和淋浴的區域,做到了小空間里的干濕分離。三角形區域被設計師安放馬桶的水箱和設置成收納空間。
▲馮阿姨膝蓋不好,設計師在衛生間裝了折疊凳,讓她可以坐著沐浴。為了確保衛生間地面的防滑,設計師在衛生間的地面,加噴了防滑劑。
多功能室
▲多功能室的前身是廚房,采用了白色主體和小面積橙色的點綴。橙色的跳躍感,打破了白色的寂靜,讓整個多功能室充滿生活情趣。
▲多功能室兼具臥室、休閑室、馮阿姨的工作間等功能。馮叔叔是出租車司機,經常晚歸,也可以在多功能室休息而不會打擾到其他成員的入眠。
尖角區域設計師巧妙地使用了三角形隔板,拉直整個空間。
樓梯
▲改造前:樓梯直上直下,陡峭晃動,馮阿姨就曾多次從樓梯上摔下。
▲改造后:采用了輕薄的鋼板構架,樓梯下方的空間可以用于儲物。為了最大化利用空間,設計師沒有選擇在右側加欄桿,而是在樓梯左側設置了內置扶手。
閣樓
▲改造前:危險、低矮、隔熱差,隨時有坍塌的危險。

▲上方的電動天窗,既解決采光問題,又保證了樓上樓下空氣的對流。
為了解決屋頂塌陷,確保屋頂的防水、保溫和隔熱,王平仲更換了斷裂的梁,并在梁上加了椽子、蓋上了木板,澆筑了瀝青,鋪設了瓦片。然后,又在屋頂室內的部分,加塞了填充物。
▲在閣樓上,設計師還特意為女兒規劃了一個單獨的衛生間。
▲大面積的落地窗,讓整個閣樓視野開闊,卷簾的使用,讓室內的隱私,也得到了保障。
大露臺
▲改造前:沒有防護欄,馮阿姨用生命在晾衣物。
▲設計師將閣樓的墻體由西向東縮了整整一米,增大了露臺面積,也使得閣樓屋檐得以延伸。
▲露臺被打造成了一個空中花園,除了種植方便的蔬菜外,王平仲還特意挑選了具有防蚊蟲效果的植物,來緩解馮家一到夏天就蚊蟲多的困擾。
▲衣架被隱藏在用越秀木制作的幕墻中,有了這個安全的露臺,馮阿姨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用生命去晾曬衣服了。
▲露臺的夜景。露臺裝有太陽能LED燈,白天日照后可供夜間照明6小時。
設計師友情提示
[attach]616921[/attach]
▲通常20年以上的房子,墻體都會出現浮灰,如果不加以處理直接粉刷的話,通常會造成以后的開裂、空鼓和起殼。有浮灰的話必須在基層做加固。
人在一個空間居住了久了,對很多東西都會產生感情,這些有情感記憶的東西都值得被保留。
——王平仲
長腿暖男+手工帝
家的另一位成員
[attach]616923[/attach]
▲搬家時,王平仲注意到馮家曾養過一只叫阿咪的貓,后來因為生病去世了。這也成為馮家的傷痛,馮阿姨提到還是會落淚。
[attach]616924[/attach]
▲王平仲特地領養了一只與阿咪十分相像的流浪貓。希望馮家人在新家能夠圓圓滿滿。馮家人給這只小貓取名阿新,新的希望,新的開始。
[attach]616925[/attach]
▲舊扶梯不僅被設計師改成了一個置物架,和縫紉機踏板組合之后,還變成了一個供貓咪玩耍的秋千。
[attach]616926[/attach]
[attach]616927[/attach]
▲貓咪的小屋
[attach]616928[/attach]
▲茶幾燈
▲馮家原來打包衣物的舊紙盒,在設計師的巧手之下,不僅變成了貓咪的小窩,還變成了茶幾燈和多肉盆栽。
[attach]616929[/attach]
▲設計師在原來縫紉機的基礎上,安裝了電動馬達,手動縫紉機立馬升級為全自動,讓馮阿姨做家務不再那么累。
[attach]616930[/attach]
▲馮家斷裂的舊木梁,被設計師改造成了露臺的座椅。越秀木制成的茶幾,和座椅自成一景。馮家人夏天納涼,終于有了好去處。
[attach]616931[/attach]▲馮家的老照片,被王平仲精心地制作成了鉛筆畫,作為家中的裝飾。連去世的阿咪也有一張,他是這個家庭中永遠的成員。
與設計師對話
問:是什么讓您愿意一次次接受立邦《夢想改造家》邀請?
王平仲:我覺得作為一名建筑師也有他的社會責任感,參加節目可以幫助一些可以幫助的人,也可以借此啟發一些人的生活。
問:一次次參加立邦《夢想改造家》欄目,一次次創造奇跡,觀眾對您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這會不會對您造成一定的壓力?
王平仲:不會。設計師就是不斷挑戰自我的職業。設計來自于生活,生活是不斷變化的,設計也是。如果設計師懼怕挑戰的話,那他沒有辦法成為一名好的設計師。
問:看到這個滿是“三角”的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平仲:很贊。每一次都是不一樣的,只有具有挑戰性才能讓我有想要設計的欲望。
問:您的幾期節目中都會保留舊家中的一些物件改造后用于新家中,這是不是也是您平衡“新”“舊”關系的一種方式?
王平仲:其實舊的東西都有值得保留的價值。20年來,我們的社會飛速發展,設計和施工都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其實很多舊物是可以重復利用的。另外,舊物的重復利用不僅僅是環保方面的問題,每樣舊物都可以增進人與人,人與物的情感。
[attach]616932[/attach]
設計到最后大概已經不僅僅是要在功能上滿足受眾的需求了,更高層次來說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送小馮家收養的小貓咪、幫馮阿姨改進縫紉機、帶有情感記憶的舊物再改造,這些其實已經遠遠超出業主對設計師的期許了。
>>>《夢想改造家Ⅰ》出書啦!新書首發<<<
評論(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