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工地要學什么?
什么是圖說?
設計的樂章是什么?
為什么要學習施工工藝?
設計行為的活動有哪些?
什么是設計師的現場智慧?
不去工地該如何學施工圖?
多年前,成象設計來了兩個年輕人,小伙子們什么都不懂,于是我決定讓他們學習畫施工圖,沒過多久我們外地的一個項目開工,我就把這兩個小朋友送到了工地去學習工藝知識。
也就是在這個工地的基層剛剛完成的時候,小伙子們提出了離職,一方面是受不了炎熱的工地,另外他們也確實不知道在工地該學習什么。
得到消息后,我也是憤憤不平,心說:公司發工資花錢送你們去工地學習,你們卻受不了跑了,什么意思啊,說好的堅持呢?
當然現在我明白了,主要的責任在我,是我并沒有明確地告訴這兩個可憐的小伙子學什么,怎么學。
Part 1 設計步驟
之前我在《怎樣才能先收它一個億的設計費》這篇文章里說過,設計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
那么解決問題的設計行為一般由以下幾個步驟組成:
發現問題(洞察)
解決問題(方案)
執行方案(執行輸出)
驗證反饋(復盤)
(這個設計步驟,幾乎可以概括所有設計行為)
發現問題指的是,你的設計策略是什么?你在什么層面上解決問題?
一般低層級的設計師眼里只有好不好看的問題,也就是說他們只能在好不好看的層面上解決問題,很少能在更深的設計策略層面展開思考,相關的設計故事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啥也不聊就給你講個設計故事》
而解決問題,就是你構思出一個用來解決問題的假設,這個假設可以叫概念,也可以叫方案。
即使是解決好不好看的視覺問題,我們也要假設一個方案,比如用造型和材質的組合來解決好看的問題。
執行方案就是把你的假設精準地描述出來,并且讓別人也能夠讀懂,以免別人執行的時候變形。
這就要求你的想法要非常精準,并且沒有歧義地落實到圖紙里,這樣生產或施工的單位才會明白: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
驗證反饋指的是執行出來后,如果最后的結果和你最初的假設不同,這就需要你重新審視并優化你的設計,避免問題再次出現。
比如,只要選過壁紙的人,大約都經歷過在圖面上看很好看,但是實施出來后卻不理想的狀況,而反饋復盤就是要把這些想法和現實之間的差異記錄下來,并找到原因。
總之,我們去工地學習,就是為了積累“執行方案”和“驗證反饋”這兩項工作的實踐經驗。
?……至此您已經岳讀了全文的1/3
Part 2 ?設計師的樂譜
設計思維就是一種抽象思維,而每一種依靠抽象思維的工作,要把工作的結果固化輸出,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的語言。
比如,音樂如果僅僅只在音樂家的腦海里唱響,我們就無法欣賞,所以音樂家要把這些抽象的想法固化輸出,而樂譜就是描述音樂這種抽象藝術的具體語言。
數學、哲學也都一樣,都有自己一整套的符號語言。這也就是為什么對未經訓練的普通人而言,閱讀哲學、數學、音樂的書籍像是讀天書一樣。
設計呢?室內設計呢?
室內設計當然也是一種抽象的工作,一名職業的設計師在表達概念的時候,可以用說學逗唱的手段來說服客戶,但是到了“輸出”階段,設計師能選擇的語言就一種,那就是圖紙。
如同漢語、英語一樣,圖紙的本質也是一種語言,它有自己的語言規律和邏輯。
習慣上我們把這種語言邏輯稱之為“圖說”,把這種語言的語法規范稱之為圖紙規范。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公司會把XXX圖集稱之為XXX圖說的原因。
現在我們回到問題的最初,年輕的設計師到底在工地上該學習什么?
難道是工藝嗎?
這么說正確但不完整,本質上我們學習工藝的目的是為了:掌握“圖說”這種語言。
對于室內設計而言,一個方案逐漸在設計師腦海中成形,而后設計師要在圖紙上對自己大腦中想象的這個方案進行精確描述,這個描述的語言就是圖說。當然,既然圖說是語言,那么它也和我們平常使用的文字語言邏輯類似,也是由大到小,由總到分,這么一個基本結構。
既然圖紙是一種語言結構,那么在室內設計的圖紙當中,最難掌握的不是那些剖面和節點,反而是系統圖。
因為只有當設計師有足夠的圖說邏輯能力和圖紙語言表達能力時,才能熟練地駕馭圖紙的語言結構。
如上所述,設計師為了掌握“執行輸出”階段的技能,就必須去工地學習工藝、材料、流程,以建立自己的圖紙語言能力。
因為只有你建立了圖紙語言能力,在你解決問題時,無論遇到多復雜抽象的問題,或對精度要求多么高的方案,都可以通過邏輯嚴謹的圖說來向外部輸出你的設計,建立規范。
所以不學詩無以言,不學圖說無以做設計。
……至此您已經岳讀了全文的2/3
掌握了圖說能力之后,在工地上還要學習“驗證反饋”的能力。
往往我們在圖紙上生成的想象和真實世界是有差距的,一個設計師成不成熟,往往體現在能否在工地上發現問題:
1.發現工地現場和圖說表現不一致的問題,比如,工人沒有按圖施工,或者施工沒有到達圖說的精度。
2.設計師還要及時發現自己的設計假設和現實不一致的情況,比如,原來設想自己的這個選材用的特別好,可是實現出來后卻不是想象的樣子。
3.有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后,設計師就會擁有一種我稱之為:“現場智慧”的東西,這個時候,設計師總能在現場捕捉到那種稍縱即逝的靈感,那種點石成金的機智。
比如,一個在現場計劃之外的小改動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比如,一籌莫展的施工死結,一個小調整就可以巧妙化解。
Part 3 磚該怎么搬
知道了到底要學習的是什么之后,我們再來看看該怎么學習。
1.你想去建立自己的圖說能力,但又沒有去工地從頭到尾盯項目的機會。
那么我建議你,先去一個你能參觀的,并且設計的很好的,諸如小酒店、餐廳或者樣板間等等的空間看一看,然后拍照記錄。
之后,你到各大設計網站或者淘寶,收集這個項目最完整的資料(包括施工圖)。然后開始熟悉一下,接下來你要把施工圖全部打印出來,開始一筆一畫的臨摹,邊畫邊回想你在現場的記憶,模糊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翻一遍照片,這時你肯定會發現,有很多細節你照片沒有拍,而你自己又搞不明白圖紙表達的意思,不要緊,記錄下來這個地方,繼續畫。
當你把施工圖全部臨摹一遍之后,打印出來,再次回到項目的現場,一一對照你臨摹時不明白的地方,然后再拍一遍照片。
回到電腦前復盤,把你之前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重畫一遍。
當你這樣反復做了幾次后,你就算隨便進一個工地,可能都會學習到很多東西。
?
2.當你有機會可以在工地從頭到尾地盯項目。
我建議你先跟項目的主案設計師溝通一下,了解一下項目的信息、背景、設計目的。
然后你要把圖紙完整地臨摹一遍。
去工地后,施工展開,看看哪些東西施工中和你想象的一樣,然后記錄下來,在現場找人問為什么?
最后,工程結束后,審視哪些地方和圖說表達一致,哪些不一樣,什么原因造成的?記錄下來。
這就是我所能想到的提高水平最快的工地學習法。
后記
1.其實我本不應該寫這么初級講工地的文章,可是最近連續有3個小伙伴提這個問題,而我看到其他地方的答案,也都是討論如何畫圖的,于是我想通過這篇文章說明一下,只有明確了工地學習的目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找到最高效的學習方法。
2.施工現場的管理,屬于工程管理學的范疇,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中,那是另一個專業,另一個學習路徑。
3.手繪和圖說關系不大,特別是表現型手繪,和圖說能力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否則畫家們都是施工圖高手了。
……全文岳讀完畢
END
真有這種感覺,讀起來不想停,受益匪淺,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