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得到好的音質,不僅要有好的電聲設備,還需要有與其相當的聲學環境,再好的揚聲器,放在混響長的空間內,也會聽不清楚,更談不上音質好了,所以要有建聲方面的協作。
其實音樂廳裝修就是解決一個聲場的問題,實際運用的當中也要根據場所的不同而側重點不同。比如會議室,應該側重解決人聲還原度為主,做會議報告的說話能否更加清楚。當然不管是哪個場所都要保證聲源能覆蓋到需要覆蓋的地方。實際當中就需要多加摸索了,慢慢就會明白的。
在一些早期的廳堂中經常在墻面采用水泥拉毛的裝修方式,認為這種表面凹凸不平的構造對聲音有吸收的作用。吸聲主要有兩種方式,即多孔吸聲和共振吸聲,多孔吸聲需要材料內部有連通的孔,共振吸聲需要有空腔,而類似于水泥拉毛的構造既沒有內部連通的孔也沒有空腔,所以基本上對聲音沒有吸收作用。這一點在進行聲學設計時應該特別注意。
音樂廳的裝修除了改變體形和界面形式以外,細部處理和廳、室內的陳設對音質效果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而不可忽視。細部處理包括劇院觀演廳的臺口、樓座和包廂的欄板、樓座下的天花和后墻聲學處理等。音樂廳則有演奏臺的裝修設計,其中包括樂隊階梯、管風琴和懸吊反射體的相關裝修處理等內容。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