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絕大多數現代人,就獨立思考而言,99%的信息流可能都是沒有意義的。能確信這一點,其實就已經是確認存在感,找到自我掌控感的開始。
▼書店外觀
麓與路
Mountain and Road
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
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陽光,
卻在暗夜里燃起火炬,
給人們照亮道路,
使他們走向黎明。
——巴金
▼麓山南
湖南最應該有一個人文書店的地方,那一定是麓山南。如果這個地方只能有一個書店,那一定是止間。對其他書店人來說,這只是他開過的書店之一,而對于止間創始人,這個書店將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人生短暫,師大畢業,湖大工作,中南讀博,我人生最好的年華都行走在麓山南路上,從二里半走到左家垅。如果不出太多的意外,我也將死在麓山南。如果止間來麓山南,我一定,必須,把它開成一代又一代麓山學子的青春記憶。節略自——老笨《麓山南,秋風北|止間書店大學城啟幕》
▼書店落位在一個帶院子的建筑里
中原儒家文化一路南下,在麓山注入荊楚之血誠;道南正脈,貫穿著河西文脈的悠長淵源。從根正苗紅的湖南美術館、岳麓書院,到百花齊放的后湖新生文青業態,地標類如謝子龍影像館、李子健美術館等,人們對“西文東市”的文化屬性認同度極高,而各個場景的標簽也已清晰。麓山南路旁的止間,在市井熏染與麓山文脈浸潤間孕育而生。如何找到自然生長的原力實現生存,甚至改變書店行業的處境,則成為設計思考的使命。麓山南路之于長沙人民,是岳麓山下河西人文的延續,繁華與喧囂簇擁著一代代學子從這里走過,他們的青春,與市井老街的故事,見證了山腳下這片老城區的四季更迭。岳麓山下,麓山南路旁,這就是止間麓山南的獨立基因。
▼灰黑屋檐形成室內外轉場的心理暗示
黑與白
Black and White太多創造性與“質疑”是本質的,
一個創造性問題是一種標的方式,
他不需要確定的答案。
這是因為它自身就包含了無數答案。
—— 原研哉
▼墨色漢字比劃結構
白色的紙張是無限潛能的空;黑色的文字是無限可能的實。書店落位在一個帶院子的建筑里,面朝前街的喧囂熙攘,后院則擁攬社區的寧靜;室內有著建筑窗洞可訴求攀登,建筑側面則有著護坡的粗獷與隱退。看似矛盾的場景元素,卻給予空間各種對話的可能。我們下沉了建筑屋檐的高度設定,這樣人們在進入書店前,會因灰黑屋檐的貼近感而形成室內外轉場的心理暗示——進入閱讀世界與自我探索前的某種儀式感。紅磚建筑的體積感配合輕蕭的表皮梳理,讓建筑有著簡約經典的耐讀性,也有著麓山學府特有的書卷氣。
▼書店室內概覽
南向迎陽采光面,會沿屋檐輪廓線,隨時光推演,改變切入室內的黑白界限;時光就是力透紙背的筆,慢慢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對比。室內外落座的人們,會在寬闊的屋檐下感受內心的平和,并樂意于沐浴在閱讀的時光里。
▼靠窗座位區
白色可包容萬物,黑色是書寫的內容。黑白分明的天花塊面讓開放式閱讀區與通道涇渭分明,人們在場所內的流動與靜止,均會在設想的秩序內進行,這種設定同時也保障了場景的開放通透。
▼南向迎陽采光面
▼展臺細部
▼由展臺看靠窗座位
▼由展臺看書架
我們希望人們在這里可以專注閱讀思考,偶爾也能掩卷后放松一下。壓低的臨窗面橫向展開,后院的綠地像似望向一片海的遼闊與深邃,給予人們以深遠的透視感,卻似乎一切又近在咫尺。現實與理想的轉場,只在低頭抬頭之間。
▼黑與白的室內基調
▼閱讀區
山與路
Mountain and Road為什么要登山?
因為山在那里!
——馬諾里Why do you climb mountains?
Because it is there!
——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山”的意向
書是精神世界的一道光,黑夜孕育思想,光則帶來生機,鑿壁借光的另一種表達,充滿探索的趣味并觸發人們的思考。純白的天光耀目充滿希望的光華,墨色漢字比劃結構的裝置沉重而凝練,這些彼此依托的字符形體,搭建出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意向表達。
▼臺階呈現出“山”的意向
圍繞花臺的階梯質感粗放拙樸,屋頂的光每天會從固定的角度灑向室內,再像刻刀一般雕琢水泥階梯的肌理,再將黑色筆劃裝置的質感用各個角度的光線進行打磨。每天如此,循環往復,正如我們若是期待光明的,則必須每日精進,持續跨越一個又一個知識的階梯,感受腳下每一步沖擊心靈深處的力度。
▼圍繞花臺的階梯質感粗放拙樸
▼雕刻一般的水泥階梯肌理
獨立書店就像自然生長的大樹,每一顆之所以獨立,完全依靠于所選擇的抓地根基與生長姿態。止間,在長沙這座新一線網紅城市的光環籠罩下,面對各種商業場景與文化場所鱗次櫛比的絢爛綻放,選擇了一條涇渭分明的黑白之路,這種固守的生長野蠻但充滿張力,不曾附庸,亦不迎合,實則充盈著光明的力量。
▼由書架之間看臺階與藝術裝置
止與行
Stay or Go讀書時,
我愿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
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
——愛默生When I am reading,
I would like to stay in front of every beautiful thought,
It’s like staying in front of every truth.
——Ralph Waldo Emerson守心一處,止步此間。路演發布區抬高一步,透光天花讓場所更顯純粹與肅穆。設計動機是保持思想分享可以在平行的界面交互。靜止的,是同一屋檐下的人們;行走的,是思想的交互與碰撞。書房緊靠原建筑護坡,設計在保留原始肌理與記憶痕跡下,對表面進行了局部處理。我們希望這里成為能成為一個平行空間,行走的靈魂無論基因如何,他們在這里停駐聚落,然后心生光明,繼而繼續正念行走。
▼路演發布區,
▼守心一處,止步此間
止間,麓山南,像一塊文化洼地沉淀孕育著草根精神的生長。獨立書店不屈不撓的精神,驅使他剝離了各種奪人耳目的皮相,沉浸于精神力量的創造與滋養,于是,就有了岳麓山下的止間。——時尚與流行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轉頭去看,但不要過去。
▼書房
▼書房細部
不曾被看見的那片田野
The field that has never been seen設計之初,基于建筑與室外的缺乏聯系,我們曾在建筑入口設定了一片蔓延的稻田了,希望人們穿過這城市稀缺的公共景觀,在四季更迭的讀書日子里,能不斷的觸發對自然與自我的思考與探索,然而遺憾的是之后因為種種原因,稻田被取消了。
稻田方案取消后,基于建筑符號的外延與地景打造,我們將山脊的符號抽象化后形成書店前坪場景的外延,建立建筑與場景的對話關系。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因當地社區居民的反對,最終未能落地。無論結果如何,作為一個獨立書店,在堅守信仰的路上,每一次嘗試與努力,都是一次閃光。
▼區位圖
項目名稱:止間書店 麓山南
設計范圍:室內設計
項目地點:中國·湖南長沙岳麓區麓山南路343號
項目面積:760㎡
設計機構:水木言設計機構
主案設計師:梁寧健
輔助設計師:李新麗、孫飄
軟裝設計:大境軟裝
設計完成日期:2020年6月
完工時間:2020年11月11日
主要材料:金剛砂自流平、深灰色真石肌理漆、金屬板、深灰色鏡面不銹鋼、金屬網
攝影版權: 肖湘
策劃編輯:金雪鵬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