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泡沫塑料做的房子,這就是日本發達的建造技術,防震的最高水平!
9月16日新聞報道四川瀘州6.0級地震,其實再次聽到四川地震,內心是很擔心的,地震奪走了太多人的性命,家人無法團圓,完整的家庭再也不完整,國家損失慘重,也希望更多的設計師能夠設計出防震的房屋,降低地震發生時的受傷程度。
日本發達的建造技術,用泡沫塑料做的房子,防震的最高水平!
當我們聽到“泡沫塑料”這個的時候,大家是否想到的是保溫盒,便當盒等等等一次性的泡沫塑料用品呢。
泡沫塑料這個素材適用范圍十分廣泛,因為這個材料有質輕、比強度大、導熱系數小、化學穩定性好、電絕
緣性好、性能設計性好等優點。這些優點引起了日本的建筑公司的關注。
繼木造,鋼筋,水泥材料之后,日本發明了一種用泡沫塑料建造的房子。泡沫塑料便被稱為“第四種建材”。
大家都知道,日本地震頻發,但是日本又是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的抗震強國。
在每一次大地震,日本對抗震意識高上一層。
我們都把日本堅挺不倒的高層建筑物看在眼里。
以頑強的“不死鳥”形象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從另一方面想,
這就是日本發達的建造技術,防震的最高水平。
1981年日本大幅修改了抗震標準,將住宅抗震等級從舊標準的震度5左右不倒提高到震度6強至震度7不倒。
1981年后日本也多次修訂《建筑基準法》,
不斷細化抗震指標和提高建筑抗震標準,
并要求對老舊建筑進行抗震加固。
1981年以后建造的房子都是按新耐震設計法來建造。
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證明磚結構房屋并不抗震。
從那個血的教訓以后開始,
磚結構建筑在日本幾乎不再被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比較輕而又牢固的墻面材料的鋼筋混凝土結構。
而如今泡沫聚苯乙烯作為一種材料越來越受歡迎,
作為建筑材料,使用它建造的房子,
有高抗震性、成本廉價、
建造快速和保溫隔熱等優點。
但是作為代價建筑外形也脫離了傳統的“日本風格”。
可能有很多老一輩日本人接受不了這樣圓形狀的房子。
幾千年來的“日本和風”深深滲進他們的血肉里。
但年輕一代尋求與眾不同,
這樣的“未來感”使得奇形怪狀的建筑有望進入日本的大市場。
這樣的奇形怪狀的形狀并不是追求時尚,而是經過各種各樣的研究的結晶。
01 從心理學角度
在圖形心理學中
圓形常常會給人一種圓滑的感覺
另外,圓形和其他的圖形不同,
它們并沒有角,
這使得它看起來更加柔軟溫和。
在此建筑中,
這樣的設計讓屋內有充分的陽光,
沒有角的房屋給人一種治愈的效果。
02 從地球環保方面
泡沫作為一種材料越來越受歡迎,
也是因為泡沫聚苯乙烯是由碳和氫氣組成。
不僅不需要砍伐樹木,也不會發生有害氣體。
更不會排出氟利昂,這樣地球上的臭氧層就不會遭到破壞。
世界第一的斷熱,節能又牢固的房屋
為了更加能保證穩固性,
科學家們開發的苯乙烯單體擴展約 20%,
并最小化氧吸收的方法,
這使得材料比傳統泡沫更堅固,
同時保持其絕緣性能。
加上其形狀和不需要梁柱的特點,還有材料十分的輕,
建這樣的房子,重量只有80kg,
相當于一個成年男性這么重。
這些條件使得圓頂房屋具備很強的抗地震性。
因為構造簡單,
所以在災害面前對居住者的傷害也是很小的。
這樣的圓頂房子搭建也是十分簡單的,
只需要三個人花7天即可建造完成。
(如果加上內部裝修時間則需要多建造幾日)
由于房子邊呈流線型,面對強風房屋受到的阻力大大減小。
04 可適用范圍十分廣泛
住宅到度假村,甚至可以建造工廠。
因為建造簡單,這種圓頂屋也可以作為災區的臨時住房,
如果用這樣的材料和形狀做成的圓頂房屋,
是不是能給受害者帶來一些安慰呢?
如果在地震的地區普及這種房屋,
會不會減少很多損失呢?
造型奇特的圓頂房屋,
給日本帶來一種異國風情,
加些點綴,可以說是美麗的藝術品。
這個圓心房屋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面積小,占地方。
像在首都圈這樣人口密集,
房價比較昂貴的地方建造這樣的房子是十分困難的。
現在的建筑以“高處生長”為主,這種泡沫塑料屋材質輕,
恐怕難以適應建成高層建筑。
這家日本公司一直在宣傳其輕質泡沫塑料房屋已經有十幾年了,
但近年開始才需求量慢慢開始大了起來。
(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