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一種練習,或是由認識形式而構成實體。
尋找文藝與生活的平衡,尋找美學與功能的平衡,探索器物精神下的美學創造,以此讓中國傳統文化下的東方文藝變得親近和清晰……
設計定位基于鏞正堂品牌的理念鋪陳開來,不止于產品展示,更在于加深品牌印象與文化印記,品牌形象的綜合展示成為設計的核心目標。建筑與空間以開放性的恢宏格局,而又極盡內斂的簡潔做襯,去成全展示主體的跳脫而出。整體系統與獨立要素之間達成時刻溝通的和諧共識。
整個展示的動線設置如一場流動的藝術盛宴,銅金屬以多維多面之幻變在其間舞蹈,光影助興,線條延展,人行其間,隨境而轉,如在展中游,意念漸透,金屬的匠人精工,工藝的審美精神,在空間元素與布局語言中皆有跡可循。形為定格,意在講述,器物穿越時間的承繼凝固詩意,美學勇破邊界的雅意無限流動。
異形柱形態與大面積落地窗的開放,最大限度成全了建筑與外部世界和景色交互性,自然光攜帶著自由,一并滲透入建筑體內,在空間里流動,內與外的延伸被拉長,空間與自然的鏈接得釋放。如此匠心,也讓產品展示被直面表達,一眼便昭示了空間對品牌內容的視覺表達。
黃銅材質直接跳脫出室外的大膽,是無矩的釋放,亦是對開放的克制,恰巧制造出曲徑通幽,喚醒欲罷不能的探索欲。在燈光的運用上,巧妙的克制如出一轍,白晝以天為光,加持的金屬真實質感,夜晚以銅為引,光影依然低調做配角,空間內容無愧立于天地間。
以形釋義是設計由具象的有限向抽象的無限延伸的奧義。這是一場自材質而生發的藝術探索之旅,由表及里,由視覺達想象。自黃銅材質的原始粗糲追根溯源,漸而升華為藝術精妙的后天鍛造,一場關于材質與品牌的文化解讀,無需文字的大段贅述,互為交織,其義自見。凝固的堅硬契合質感,流動的輕盈昭示演變。
莊嚴自凝固起,流動隨光影生。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天光聚一線,圓穹形天幕,地弧似火焰,各自捕捉著光隨形變的微妙,構建了空間,點燃了氛圍,瀲滟了美學。對稱式建筑結構,毫無懸念地將禮序蘊于其中,以光的聚焦召喚出莊重的儀式,氣勢已成,至者為尊。
每個空間依據功用性的需求自成獨立單元,皆是品牌形象與品牌個性的碎片加持。單元內容的表達構建在極簡模塊的純粹之上,核心產品雖以不同場景去表達,卻始終占據著空間的核心點,與不同主題碰撞下,凸顯著契合和互為加持的能量。
銅元素線條分割出地面的縱橫捭闔,既是對審美的雕琢,又以不同形態延展在連續的空間中,埋下引導行走的暗線伏筆,串聯起整個空間的統一系統體系。設計在人與品牌間構建起一個漫步游園的空間,旨在完成對無界、無限、無我的深度沉浸與沉思,行動力與想象力的自由渾然天成。
流動的意向著力于點,貫通于面,循序漸進的字節和音符,共同聚合為品牌的完整系統表達。設計師有意組織了多個交流窗口,得以讓每個獨立空間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完成了私密和開放的雙向需求。傳統展示的固有敘事被突破,時空被解放,行走被喚醒。
設計靈感經建筑形態和居住哲學啟發。自空間形態之點化,上升至核心理念的意氣相投,始終在回歸空間語言的意義本質。產品永遠是展示型空間當仁不讓的主角,設計師將這一理念在展示區達到極致。
產品的直面展示走向多形態的集合,自帶輕奢的時尚、精致、優雅、大氣,不炫耀自有格的內斂,隨需皆可幻變的堅硬與柔韌……設計師將銅金屬的多面可塑性納入了展示的范疇,連同品牌對美學表達邊界探索的無限潛力,都寫入了具象的有形展示中。
于尺度間見格局,于細節里尋意趣。體驗至深,升華為更強烈的文化基因,有形之物與無形之美的界限漸而消弭,突破形態的桎梏,跨越時間的維度,一扇具象之門的材質展示,附加了設計的意向點化,開啟了銅金屬的無限美學視界。
時間無涯,可承千載,方圓無拘,可納東西,可克制,可肆意,每一處造境皆有所指,一千個人心中的一千種偏愛皆可呈現。材質的無限可塑,品牌的文化型格,在點、線、面的多維度、多風格脈絡里,以形隱喻于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