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丨Background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發展,當今城市形象變化巨大,但同時伴隨了鄉村逐漸失去活力,出現了大量的“空心村”。圩美磨灘民宿項目是一個空心村再生實踐項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北臨淝河濕地公園,東臨巢湖,四周農田環繞。
▼項目概覽
設計師通過閱讀大量江淮地區的資料,從江淮地區的文化根源中獲取靈感,根據當地自然氣候的建造法則,以周圍民居為原型進行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不局限于傳統江淮建筑的外觀、體量與尺度,重新組織建筑與庭院的關系,梳理動線,并根據空間新定義考慮的其使用需求,采用靈活的現代手法來豐富建筑與空間層次。
▼鳥瞰
江淮地區地處長江淮河之間,地形地貌多為低山、丘陵和崗地,江淮民居結合了北方中原一帶的“合院式”和徽州地區“廳井樓居式”建筑特點,平面布局上更加緊密規整,建筑裝飾追求簡潔素樸,大部分為單層建筑,其中少部分為雙層建筑。
▼改造前項目原狀
民宿整體以黑白灰為主色調。墻面為白色的外墻涂料,頂面現代簡潔檐口佐以小灰瓦裝飾的硬山頂,既有傳統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簡約氣息。
▼黑白的建筑與天空清晰明亮
▼靜謐的氛圍
漫游汀步引導人們緩步而上,步入民宿之中。建筑主入口有一面淺水面,形成一個半環形廊道,通往民宿中心建筑“大堂吧”,代表著典型江淮建筑民居中的“堂屋”,演繹為當代民宿體驗的一個復合型多功能的公共空間。連廊和青石板路嵌在不同空間形態和邊界中,成為建筑之間活躍的媒介。依照設計師精心規劃的路線游走,隨著空間與時間的變化,步移景異,一步一景。
▼主入口
▼鏡面水映襯著藍天
▼水池
▼青石板路
▼白丁書吧
美術館根據空間新定義考慮其使用需求,采用靈活的現代手法來豐富建筑與空間層次。
▼民宿組團內的中心建筑美術館
▼美術館內部空間
▼城市會客廳的中庭院落
▼組團內的下沉休閑空間
空間的序列關系丨Spatial sequence relationship
中國自古就有順“勢”而為的說法,以勢建造在建筑設計中至關重要,“勢”一方面是地勢,另一方面則是人勢。在地勢上,一是要順應當地氣候,符合當地人的居住習慣;二是要順應地面高差建造,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在人勢上,設計對應目標人群的定位,順應目標人群的實際需求。項目所在原場地地面存在不規則高差,建筑設計在地勢上完全順應了地形的坡度。
▼剖面圖
空間的表現形式 | The manifestation of space
在傳統江淮建筑的基礎上,為了避免建筑的沉悶感,在大片的墻面上開了大片玻璃長窗,使建筑內部變得通透且有變化。
▼玻璃長窗
▼大堂吧
▼客房
總結丨New Possibility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民宿的設計主要是讓游客體驗獨特的當地文化和自然風光,盡管江淮地區建筑受南北兩方的建筑影響都很大,存在很多相似之處,但是經過不斷地發展江淮建筑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次鄉建項目以江淮民居在地性表達作為切入點,挖掘江淮民居在地性價值,總結設計手法,為江淮建筑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微薄力量。
▼施工照片
▼工作模型
▼軸測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項目名稱:圩美村舍
設計方:安徽科圖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設計&完成年份:2019年11月-2021年10月
主創建筑師:劉雪丹,曹偉
設計團隊:李裕瑤、范光穎、李寅、郭凱玥
項目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
建筑面積:約3239㎡
攝影版權:任騰
合作方:上海荷丹照明設計事務所
客戶:合肥濱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