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驚艷開幕!冬奧場館的前沿設計獲得四面八方的稱贊!
PREAMBLE
隨著奧運圣火再度來到北京▽
一批極具建筑概念的新建冬奧場館也正式亮相,今晚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各個場館的設計吧!
新建冬奧場館
NEW STADIUM截至目前為止24個冬奧場館和31項配套基礎設施歷時3年多,已經全部建設完工。分布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幾個新建館從建筑外觀到命名立意都充分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成為了令人矚目的標志性建筑。
△雪如意&雪游龍
國家速滑館
2021
設計丨Populous 建筑事務所
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
地區丨北京賽區由建筑事務所 Populous 設計的橢圓形國家速滑館,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Beijing's Olympic Park),是特地為 2022 年北京冬奧會新建的唯一場館,項目原址是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射箭場和曲棍球場的臨時場館。
速滑館外形有 22 根飄逸發光的“絲帶”組成,極具線條感,在 400 米長的滑道上設有 12000 個座位,屆時每名觀眾都能聽到“每一次溜冰鞋滑過冰面的聲音”,因此又給它取了個“冰絲帶”的形象稱呼。
場館內部空間也圍繞橢圓形曲面旋轉上升,象征速度和激情。
國家速滑館擁有亞洲最大的全冰面設計,冰面面積達1.2萬㎡,可接待超過2000人,并可同時開展冰球、花樣滑冰等冰上運動。
場館實景▽
建設過程▽
設計圖紙▽
首鋼滑雪大跳臺
2019
設計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簡盟工作室(TeamMinus)
地區丨北京賽區北京冬奧會最獨特的場館設計要屬首鋼滑雪大跳臺了。它也是為冬奧會建造的新場館之一,主辦方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永久性的大跳臺賽場。
場館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院長張利教授主持的簡盟工作室操刀。
大跳臺造型飄逸,設計靈感來自敦煌的“飛天”飄帶,其鋼結構設計還預留了未來改造變化的可能性。
△“飛天”壁畫(左)和項目模型(右)
這里將承辦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板大跳水等賽事。
場館實景▽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
2021
設計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李興鋼工作室
地區丨延慶賽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位于北京以北 75 公里的延慶冬奧會賽區,全長 1975米,又名“雪游龍”,將作為雪車、雪橇比賽場地。
它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亞洲第三個滑行運動賽道,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師李興鋼的工作室設計。不僅采用了極其復雜的曲面混凝土噴射技術進行建造,還克服了許多工程上的技術難點。
作為北京冬奧會中設計中難度最高的新建比賽場館之一,國家雪車雪橇的賽道分為54個制冷單元,全長1975米,光是垂直落差就已經超過121米,且還得由16個角度、傾斜度都不同的彎道組合而成。
△懸挑于賽道之上的運營綜合區?劉紫騏
△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功能分布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
2020
設計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簡盟工作室
地區丨張家口賽區顧名思義,其建筑設計靈感源于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如意”。40 米高的坡頂上是一個巨大的圓形觀景臺,內有一個全景餐廳,半山腰下有座裁判塔,底部是一個體育場。
該滑雪中心將承辦跳臺滑雪比賽和北歐兩項跳臺滑雪部分比賽,場館可以容納坐席4850個、站席5000個。北京冬奧會后除用于中國國家隊的訓練外,還將成為旅游觀光的新地標。
設計圖紙▽
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
2021
設計丨朱小地工作室
地區丨北京賽區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是北京冬奧會的冰球訓練館,項目緊鄰北京長安街,是目前全國最大的超低能耗體育場館。
建筑表皮如同“冰菱花”聚合而成的冰雪紋理形象,設計力圖將具象的形象符號與抽象的建筑結構在感知上相互交織,在似透非透的視感中,喚起更多象征意義。
建筑功能分布于地下兩層和地上兩層,地下兩層為冰場及1900個固定座椅觀眾區,為奧運賽時的訓練熱身場地,休閑觀賽區圍繞冰場布置,相關配套功能空間可以為觀眾提供更為多樣的觀賽方式;地上兩層為體育文化配套空間及910座劇場空間。
? 張哲鵬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
2020
設計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地區丨張家口賽區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會舉辦11個項目,將是本屆冬奧會合計產生金牌最多的場館。建筑造型干凈利落、樸素大方,內部分隔墻采用可移動、可拆卸的輕質隔墻系統,方便賽后功能轉化。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擁有三條賽道,分別為中部的競賽賽道、東部的訓練道以及北側山谷的冬殘奧會競賽賽道,同時競賽賽道總長為8.7公里。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技術樓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蓋屋。地上4層主要功能為賽事管理和技術用房,以后將是運動員、技術官員休息或者出發的一個場所。
2020
設計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地區丨張家口賽區空中步道“冰玉環”位于張家口賽區,由來自瑞士前期團隊提出的“奧林匹克巨環綜合體”概念為起點,通過高架步道串聯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山地轉播中心和技術官員酒店等重點建筑。
賽時,漫步大道可以連接各個場館,便于觀眾來往于場館間;賽后,可以對漫步大道進行改造,用于娛樂、餐飲、演藝、休息、展覽等功能。
02
舊館新用
OTHER STADUIM
本屆北京冬奧會共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北京賽區承辦所有的冰上項目,延慶賽區承辦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項目,張家口賽區承辦除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項目。
除了新建場館,其他比賽項目將沿用北京 2008 年夏季奧運會建設的部分場館。
#國家游泳中心——PTW 建筑事務所#
國家游泳中心由澳大利亞 及中方企業聯合設計而成,綽號為“水立方”,這是另一個 2008 年奧運會的改建場館。是本次北京冬奧會第一個完工改造的場館,也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智能化技術建立泳池轉換冰場。現在,它有了一個新名字——“冰立方”。
“水立方”變成“冰立方”,讓場館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間自由切換,同時具備開展水冰運動及各類大型活動的能力。
#國家體育場——Herzog & de Meuron#
鳥巢作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的舉辦場地,不舉辦任何體育比賽,但同樣是令全世界矚目的場館之一。
國家體育館在 2008 年夏季奧運會時曾舉辦過藝術體操、蹦床和手球比賽,這里將承辦 2022 年冬奧會的冰球比賽。由于其設計類似于傳統的中國折扇,所以也被戲稱為“扇子”。
這個場館可容納 2 萬名觀眾,由德國建筑事務所 Gl?ckner Architekten GmbH 于2007年設計完成。
冬奧村設計
中國設計研究院
Olympic Village1月27日,延慶冬奧村正式開門迎客,冬奧會期間將接待包括中國代表團在內的世界各國運動員入住延慶冬奧村,他們將參加延慶賽區包括高山滑雪、雪車、鋼架雪車、雪橇在內的4個分項、21個小項的比賽項目。
△從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眺望冬奧村雪景?張玉婷
延慶冬奧村是冬奧場館之一,位于小海陀山腳下。采用低層、高密度的“山村”式建筑布局,半開放式建筑庭院依山而建。延慶冬奧村在2020年年底實現完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全面開始造雪、造冰工作。
△ 從塘壩望冬奧村?孫海霆
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位于延慶賽區核心區南區東部,地處海坨山腳下一塊自然形成、相對平緩的沖積臺地,場地北高南低延綿62m,東高西低相差30m。
延慶冬奧村總建筑面積11.8萬㎡(地上9.1萬㎡),賽時為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提供1430床位及預留區。將在賽后作為休閑度假酒店向社會開放。
△運動員組團內庭院?孫海霆
△ 賽后酒店公共空間?孫海霆
△ 賽后酒店公共空間?孫海霆
△賽時運動員客房實景?孫海霆
#冬奧會黑科技#
冬奧村不僅環境溫馨,房間里配備的智能床也是驚呆各國運動員,采用記憶棉床墊,國外選手羨慕哭:比東京紙板床好太多!
有八個按鈕的遙控器,按下按鈕就可以調整成各種角度,睡姿、坐姿,任何姿勢都完全OK。
甚至還有“零重力模式”,讓這位運動員驚訝得直呼夢幻。
北京冬奧會媒體中心啟用后,它的智能餐廳突然爆火,成了國內外媒體朋友的網紅打卡地。自動化可視化、高效智能餐飲是這家餐廳最大的特色。
此外,餐廳內還有智能炒鍋,制作干炒牛、胡辣雞塊、蒜蓉西蘭花、土豆絲、餃子餛飩河都在話下。
享用美食之余,還可以再來杯喝的,因為這里有能“翩躚起舞”的智能調酒機。
△圖源網絡
北京冬奧會正在進行時,優秀的場館、冬奧村設計不僅為運動員們的賽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凸顯了我們強大的工程和設計力量。
一起設計祝愿北京2022冬奧會圓滿成功!
免責聲明:
圖片文案來源于一起設計,僅供分享使用,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