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是Sufan舒梵位于北京西店記憶文創小鎮的店面設計,這個園區四年前還是北京玻璃廠的庫房,建筑斑駁,門口的火車鐵軌被荒廢,漸漸成為了都市文明遺忘的角落。園區轉型成文化創意產業后,相繼引進了一批國內比較小眾的家具品牌新銳,舒梵就是其中之一。
初次跟舒梵接觸,他們的創始人希望新店不僅僅只是一個家具展廳,更要融合舒梵家具的特點和設計理念。以及考慮顧客的空間感受,人圍繞著家具走動,能直觀感受空間里層次和節奏的變化。
人、物、景的構成,相輔相成,既和諧如畫,也流動如樂章。
秉承以上關系設想,我們重新構建了顧客、動線、家居產品、陳列之間的格局。
一層有兩個入口,空間順著對角線切成四個部分:一個開放展臺、一個三角形的獨立區、一個櫥窗、以及一個收銀臺;
二層以居家的氛圍營造三個獨立小空間和一個家具開放式展廳,將空間功能公私分區。
整個空間的設計理念以舒梵2020年新品“曲線之美”為靈感,結合立面、平面、空間秩序、結構關系與空間體驗感,通過“曲面形態”為主的造型特點,來體現了舒梵家具柔和、舒適、溫馨的美感,也想由此突出產品和環境更和諧統一的關系。
原本的建筑外立面包裹著銹鋼板,經過雨水侵蝕,呈現出紅色的鐵銹,與下面的紅磚形成色彩上的統一,質樸卻充滿著張力。
這棟建筑有兩個入口,我們適當地改造了一下,主入口的大門刷成了黑色,在門口做了一個花池,弱化門頭的主要目的是讓整扇玻璃大門就像櫥窗一樣,突出內部家具陳列展現給公眾。
另外一扇門為了呼應整個墻的顏色而刷成了紅色,地面也是同色系的微水泥,直接延伸至室內,基于空間的整體邏輯性。
Sufan家具本身的風格偏北歐一些,線條圓潤,店面的建筑形態參考了家具的特點,想盡量處理的線條流暢柔和。因此,我們把二樓的窗戶也改成圓角,專門找了一模一樣的銹板包成了拱形窗戶,從而達到一種內外嚴密的整體性。
一層空間,我們希望大膽地設計一個比較偏藝術的展廳,結構大膽、格局大膽、材質大膽。
在結構改造上,一些方形的墻柱都處理成圓潤線條,比如一層中央的承重柱,原來是方形的,我們把它包成了圓形,還貼了長條紅磚,保持顏色一致,能與外面的花園、圍墻形成建筑內外的對話。
格局上,我們重新規劃了展廳動線,利用兩個入口對角線將空間切成兩片區域:70%的空間是開放的,30%的空間是封閉的。
開放區域規劃了書桌展示區、餐廳區以及大件展品陳列臺;封閉區域設置獨立的客餐廳,公私兼備,既有家里大部分空間的展示,也有集中的家具展廳,滿足了家具不同的展覽需求。
作為購買家具的場所,不僅要滿足功能需求,還需要通過設計回應顧客在空間的感受。我們希望每個到訪者不管從哪個入口進,第一視角一定是美麗愉悅的景。
所以,大門處設置了一個階梯狀的弧形展示臺,與樓梯側面的弧形扶手一體,相當于給展示臺做了一個微水泥的壁龕背景。
無論你從哪個門進去,第一眼都能看到的這個美美的展示臺,三個不同高度的臺階加上壁龕,將各種家具單品以及家居配飾,陳列得錯落有致。
另一扇小門則單獨做了一個櫥窗,依照居家的陳設布置了一個客餐廳的場景,能沉浸式體驗家具的使用感受。
進來之后,考慮到了不同區域的規劃,收銀臺專門圍合出了一片區域,通過鏡面材質拉長空間。
收銀臺對面是一層私密區,我們希望從空間上就做出一些不一樣的一個劃分:
1.平面上看,它是一個三角形的結構。
2.立面上也希望有不一樣的劃分。我們在中間新做了一面弧形墻,常規做法會做兩個拱門,我們想來點創新的思路,于是在中間設計了一個倒拱形,兩側剛好形成了兩個門洞,能框取內部空間不同的場景。
三角形的內部空間的顏色和外面不一樣,整體采用了和地面微水泥一樣顏色的紅色藝術漆。又是一個色系,給空間分區,軟裝增加了黑色進行了點綴,三角形的餐桌呼應了空間的形狀。
所有的家具都是都是柔和的線條,柔軟的材質。比如天鵝絨的沙發,與環境相呼應。
此外,展臺對面靠墻的位置布置成了餐區,墻面上設計了壁龕,內側隔板順勢做成弧形,既能呼應整體,又能呈現出律動的美感。
在路徑規劃時,我們把樓梯的位置放在了展示臺后面,樓梯的踏板、扶手與一樓地面整體使用了紅色的微水泥,保持統一性。
樓梯的起始墻面,擺放了一面拱形的鏡子做視覺延伸,一眼望去仿佛是通往另一個空間的入口。
樓梯的轉角,地面自然過渡木地板,因為二層空間的設計,我們希望相對偏實用一點,明亮一點,材質溫馨一些,是一個大多數人都比較接受的居家感覺。
二樓一上來這個區域,延伸出一面墻設計了一個玄關,一來讓上樓的視角稍微有點遮擋,二來這里也可以做一個玄關家具的展示。
這面墻不能給空間添堵,于是做了一個非常特別的雙曲面,左側上半部分沒有遮擋,從立面上看,它是一個弧形,從平面上,它也是蜿蜒的曲線。
整個線條十分順暢,我們直接把這個感覺延伸過來,非常自然的又做了一個門洞。門洞特意處理成波浪形,是比較創新的設計。
而且波浪型元素能呼應舒梵非常經典的湖泊形狀的茶幾,線條柔和,非常有質感。這種效果自然是1+1大于2,整體空間變得自由隨性,波浪形門洞賦予了空間獨特的美感和韻律。
二層的格局規劃,由中間的弧形墻隔成一個大展廳和三個獨立的小空間。
開放式的展廳,家具的陳設相對能擺放的更分散一點。延續一樓的設計,做了一個曲面地臺,同樣涂刷了紅色微水泥,這樣的話,它平面上也有弧形,立面上更有層次感。
展廳的側面有根拆不掉的柱子,我們將柱子包了起來,做了一個比較大的壁龕,能陳列一些體量小巧的桌椅,比如書桌,椅子,邊幾,弧形壁龕與Sufan家具的圓潤造型完美結合。
整個展廳配色跟一層也是呼應的,大體的配色是一層是紅色占比是40%,米色是60%,到二層展廳以后,就改成了米色占比80%,紅色則縮減成20%。 整個墻面、頂面是佐敦的米色,包括頂上的消防管,射燈,軌道,就是為了讓空間盡可能統一,這樣增加米色的比例,空間會更明亮、更簡潔溫馨
衛生間的門洞也是一個非常不規則的拱形,細節與整體呼應,包括整個衛生間的建筑面也是延伸出來的圓弧結構。
衛生間左側的窗臺面,選擇跟墻面一樣的米色窗簾。
右側是櫥柜區,其實也是一個水吧。為了迎合家具的曲線,島臺做成了弧形,顏色呼應紅色微水泥,做成了磚紅色,醒目又好看。
二樓的三個小空間,通過不同圓潤程度的門洞進行連接。這三個小空間每個顏色都不一樣,各有各的功能,分別模擬起居室、餐廳,臥室。
每個空間之間通過波浪形、圓形門洞,借鑒中式園林的構景手段,透漏的空間景致就如“猶抱琵琶半遮面”。含蓄雅致,平添了使人一窺究竟的濃厚興趣。
從餐廳的圓洞看向臥室
從餐廳看向起居室
從起居室看向臥室
不同的空間顏色都不一樣,產生鮮明的對比。波浪形的門洞能形成有趣的畫面,不同視角,就有不同的觀感。
餐廳區域利用圓形紙燈,與白色餐桌一道點亮了整個空間。
餐廳的其他細節
起居室整體刷了顏色更深一點的蜜橘粽,顏色介于紅色和米色之間,呼應了整體風格。并且呈現了不一樣的色彩感,同時也劃分了空間。
起居室模擬了一個標準的客餐廳,墻面的造型是因為這里原結構有一處消防栓,利用其深度做成了壁龕,增加家居飾品的陳列區。
沙發旁邊的承重柱也包成了圓柱,刷上了蜜橘粽,整體色調充滿著穩重的高級感。
臥室整體是灰綠色調,主要是想營造寧靜平和的睡眠氛圍。燈光設計采用了氛圍光,滿足休憩空間微弱的照明需求,也能增加臥室展區的燈光層次。
除了商業空間,現代家庭對家的設想,除了材質上的考量,線條的柔和度也相當重要。空間、家具恰當地使用曲線設計,柔化你的視覺,讓家更時髦安全。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