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ax渲染優化】發光圖參數分析
發光圖
最小速率:控制場景中平坦區域的采樣數量,0表示計算區域的每個點都有樣本,-1表示計算區域的1/2樣本,-2表示計算區域的1/4樣本。-3=1/8 ?-4=1/16 ?-5=1/32 ?-6=1/64
最大速率:控制場景中物體的邊界、交叉、陰影區域等細節的采樣數量,0表示區域內每個點都有樣本,1表示計算區域的1/2樣本,-2表示計算區域的1/4樣本。-3=1/8 ?-4=1/16 ?-5=1/32 ?-6=1/64
這里簡單點來說就是,最小速率控制平面的地方,最大速率控制轉折面的地方,這2個參數對渲染時間影響比較大,一般建議預設為“中”就足夠了,主要的質量控制還是細分和插值采樣控制的
細分:一束光線反彈后漫射出去的光線條數,數值越高,光線條數越多,渲染品質越好,速度越慢。
插值采樣:對樣本進行模糊處理,值越大,效果越模糊,值越小,效果越銳利。
插值幀數:這個參數不能調節。
顯示計算相位:用戶可以看到渲染GI的預計算過程,但會占用一定的內存資源。在渲染測試階段可以開啟,最終渲染的時候可以關閉。
顯示直接光:在預計算時,顯示直接光照,方便觀察。在渲染測試階段可以開啟,最終渲染的時候可以關閉。
使用攝影機路徑: 動畫使用。
顯示采樣:顯示樣本分布和密度,不勾選。
顏色閥值:分辨平坦區域和非平坦區域,依靠顏色的灰度值,數值越小,對灰度越敏感,區分能力越強。
法線閥值:分辨交叉區域和非交叉區域,根據發線方向區分,數值越小,對發線方向越敏感,區分能力越強。
距離閥值:分辨彎曲表面區域和非彎曲表面區域,根據表面距離和表面弧度來比較區分,數值越高,區分能力越強。
(自定義下才可以設置)
【細節增強】
簡稱DE,用更高級的蒙特卡洛積分計算方式來單獨計算場景中物體的邊線和補償角落等細節的地方。測試階段不要開啟,會耗費巨大的渲染時間。
比例:空間單位依據,分別給了屏幕和世界2種單位。屏幕單位是按照渲染圖的分辨率來衡量半徑單位;例如 半徑給60 渲染圖的大小是1200 那么就表示細節部分的大小是整個圖的1/20.世界單位是根據3D的場景尺寸來設定的,例如場景尺寸是MM(毫米),半徑給60,那么代表細節部分的半徑是60mm。
半徑:細節部分的取樣半徑。數值越大,使用細節增強的區域也就越大,渲染時間越久。
細分倍增:控制細節增強區域內的細分,和基本參數內的半球細分有關系,當數值為1時,代表和半球細分的值一樣,數值為0.5時,代表細分為半球細分的50%,數值越低,細部雜點越多,品質越差,速度越快。
多過程:勾選后,VR會進行多次的樣本采樣計算,樣本分布均勻,質量會比不勾選好很多。不勾選的話樣本采樣只強制計算一次。
隨機采樣:控制發光貼圖的樣本采樣是否隨機,勾選,樣本將隨機采樣。不勾選,樣本將以網格方式排列。
檢查采樣可見性:在燈光透過比較薄的地方時,有可能會產生漏光,勾選這個參數則可以有效的解決漏光情況。但是在高GI的前提下,很少會出現漏光,所以一般這個不勾選,只有在高參數下依舊出現漏光情況的時候,勾選。
計算采樣數:被用在計算發光貼圖過程中,主要計算已經被查找后的插補樣本使用數量。較低的數值,加快渲染速度,質量不好。較高的數值,減慢渲染速度,質量較好。官方推薦參數值:10-25之間。(自定義下才可以設置)
【差值類型】
主要對發光貼圖樣本的相似點進行插補、查找。一共提供了4種類型設置。
權重平均值(好/強):早起VR采用的方式,根據采樣點到插補點的距離和法線差異進行簡單混合得到的樣本,渲染出來的結果是4種中最差的。
最小平方適配(好/平滑):插補方式同Delone三角剖分類似,不同點,是比Delone三角剖分在物理邊緣上要模糊。優勢,適合插補物體表面過渡區域的計算。效果不是最好的。
Delone三角剖分(好/精確):優勢,物體邊緣比較清晰,插補計算結果比較精確,主要體現在陰影比較實。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最小平方權重/泰森多邊形權重:采用類似于(最小平方適配)的計算方式結合Delone三角剖分的計算方法,使物體的表面過度區域和陰影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速度也是最慢的。
【查找采樣】
?
制用來作為基礎采樣的采樣點的位置,一共提供了4種類型設置。
平衡嵌塊(好):把插補點的空間劃分為4個區域,然后盡量在4個區域內尋找相等數量的樣本,渲染效果比最近(草稿)好,速度比最近(草稿)慢。
最近(草稿):是一種草稿模式,使用發光貼圖里最靠近的樣本來渲染圖形,渲染速度較快。
重疊(很好/快速):需要對發光貼圖進行預處理,對每個樣本半徑進行計算。低密度區域樣本半徑比較大,高密度區域樣本半徑比較小,渲染速度比其他3種都快。
基于密度(最好):基于總體密度來進行樣本查找。物體邊緣的處理非常理想,物體表面的處理也十分均勻,效果比重疊(很好/快速)更好,但是速度最慢。
-------測試階段:可以最小平方權重/泰森多邊形權重+重疊(很好/快速)
-------最終階段:可以最小平方權重/泰森多邊形權重+基于密度(最好)
【模式】
對發光貼圖的不同使用方式,系統提供了8種。
單幀:用來渲染靜幀。
多幀增量:用來渲染只有攝像機移動的動畫。
從文件:調用保存的光子貼圖進行計算。
添加到當前貼圖:當渲染完一個角度后,在把攝像機轉到另一個新角度重新計算光子,然后將2個光子進行疊加,使光子信息更豐富準確。可多次疊加。
增量添加到當前貼圖:類似添加到當前貼圖,不同在于,它只對沒計算過的區域進行新的計算。
塊模式:主要用于網絡渲染,速度比其他模式快。在低參數的情況下,會出現渲染快錯位的情況。
動畫(預通過):動畫用。
動畫(渲染):動畫用。
保存:保存內存中的發光圖文件
重置:清楚內存中的發光圖文件
... :選擇添加發光圖文件
在渲染結束后
不刪除:當光子渲染完成后,不把光子從內存中刪除。
自動保存:當光子渲染后自動保存在選擇的硬盤路徑中。
切換到保存的貼圖:只有勾選自動保存后才能激活,勾選后系統使用最新的光子貼圖來進行大圖渲染。
怕忘記?長按收藏哦~
想知道更多技術信息
掃描一下二維碼,一起研究哦·
關注以下公眾號
獲取更多MAX信息
評論(0)